
9月19日下午,2024年达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会议从绿色低碳转型、污染防治攻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环境问题整改等方面,发布了达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相关单位就记者提问进行回答。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3年,助推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低碳高端转型升级,累计置换退出炼铁产能207万吨、炼钢产能260万吨。协助交通部门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主城开通公交线路41条,营运车辆1000余辆,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提升至36.6%。
坚持以“优先治标、持续治本、标本兼治”为主线,实施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巩固行动,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329天,在全省15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位;深入实施城镇污水治理“两年攻坚行动”,100个城镇污水治理项目全力推进。23个地表水国、省考核断面水质Ⅱ类个数由11个增至13个,水质优良率、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再次实现“两个100%”,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功入围全国12个试点城市;构建建筑垃圾“源头、运输、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全链条闭合管理体系,初步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受污染耕地和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统筹抓好种植业、养殖业面源污染一体化治理,全力推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形势持续向好。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1.69%,基本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畜牧业循环发展;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比上年减少2000吨和135.4吨。同时,大力推进突出问题整改,截至2023年底,1443项整改事项已完成1436项,整改完成率99.5%,剩余7项正序时推进整改。
全面实施渠江上游沿岸生态廊道修复与保护工程,全面启动花萼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和调研工作。推动河湖与文化资源协同保护,将巴山大峡谷、八台山等旅游景区打造成达州招牌级综合文旅项目。创建省级生态园林城市2个,创建全国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1个。积极推动绿色矿山建设,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级绿色矿山7家、省级绿色矿山5家,位居全省前列。(蔡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