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在四川东部,有一片被绿意盎然的苎麻所覆盖的土地——大竹县。这里不仅是苎麻的故乡,更是苎麻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土。随着首届中国(大竹)苎麻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临近,竹乡大地正蓄势待发,准备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与智慧。
在本系列报道中,记者深入田间地头,走进苎麻种植大户的日常生活,聆听农技人员的专业见解,并与主管部门的领导干部进行深度对话。我们旨在通过多元化视角,全面展现大竹苎麻产业的现状、挑战与机遇,以及产业创新发展的美好前景。
今日大竹,每一片苎麻叶都承载着竹乡人民的辛勤与汗水,每一缕苎麻纤维都编织着产业创新的梦想与希望。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见证大竹苎麻产业的新篇章缓缓开启。
技术员郑凯中:
冲击高端市场反哺苎麻种植
“麻产业是一项极易受国际行情影响的产业。多年来,国际市场多以亚麻产品为主,近年来受国际环境影响,以欧洲为主产地的亚麻大量减产,这是我们推动苎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契机。”对于即将在大竹召开的首届中国(大竹)苎麻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大竹县苎麻产业中心党支部书记郑凯中满心期待,“我希望通过本次大会,拓宽苎麻产品的应用市场,市场大了,愿意入行的人多了,苎麻产业才能发展得越来越好”。
苎麻,纤维坚韧,不易受霉菌腐蚀和虫蛀,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而大竹县有着“中国苎麻之乡”的美誉,全县苎麻种植面积13.5万亩,约占全省苎麻总种植面积的60%,全国苎麻种植总面积的40%。
对于苎麻,大竹人有着深厚的感情。“据大竹县志记载,道光年间大竹就已经是‘麻稻为首’。大竹人对苎麻骨子里是依赖的,很多年来,苎麻都是一个家庭的重要收入支柱之一。”郑凯中告诉记者,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斤苎麻能卖到12元,当时的老百姓赶集,只需要在身上捆一把麻,就能打酒买肉。
据《大竹苎麻志》记载,巅峰时期,大竹县苎麻种植面积达到了28万亩,产量达3.5万吨;1957年12月,大竹县被国务院定为“苎麻生产基地县”;1985年12月,位于大竹县石河镇宝华村的宝华农业生产合作社获国务院颁发“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奖状。
大竹人对苎麻的喜爱,除历史积淀外,还源于其“好养活”的植物特性。“老话里都说苎麻‘贱’,不怕旱不怕虫,生长期不需要费太多力气管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苎麻在幼苗时期十分脆弱,对于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且出苗时间长,稍有不慎便前功尽弃。”每年3月中旬,郑凯中便会免费给农户发放苎麻种子,并组织带领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
代代种麻、家家有麻,多年发展使大竹县积累了丰富的苎麻种植、发展经验。大竹的苎麻种子育苗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从育种时间、苗床地选择、苗床地整理到用种量、种子处理、苗床管理等每个步骤都有详细说明,并制作成育种手册印发给种植户们,方便其掌握育种技术。
“从播种到幼苗移栽需要近2个月的精心呵护,苎麻收割不能留种,不然会极大影响纤维品质,好在一批麻种下,通常8年后才需要考虑淘汰换种的问题。”据郑凯中介绍,如今,大竹县苎麻种植主要品种为市农科院培育的杂交苎麻良种川苎8号、11号、16号。
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苎麻也不例外。跟欧美成熟的亚麻产业相比,苎麻的生产加工仍存在诸多不足与欠缺。“亚麻是一年生植物,早就实现了联合收割,而苎麻是多年生植物,收割环节还停留在纯手工时代,不同的植物特性也使得我们不能直接照抄亚麻的成功经验,要不断摸索。”对于苎麻的发展前景,郑凯中是看好的,“大竹苎麻要明确产品定位,走高端路线,发展高端产品,将目光着眼于加工端,让更多人参与研发新产品,让苎麻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记者曹芮铭
苎麻种植大户徐川:
期待建设高标准苎麻农事服务专业机构
8月20日,在大竹县杨通乡春平社区,39岁的苎麻种植大户徐川正在仓库内检修打剥机。他说:“我有50台苎麻打剥机,一个苎麻专用烘房为1200亩苎麻服务,但原麻出产效率依然不理想。”
徐川2021年从重庆回到家乡大竹县杨通乡,多方了解后,认为苎麻市场潜力大,投入见效快,管护成本低,便流转土地1000余亩种植苎麻,成为杨通乡最大的苎麻种植大户。
“我是建筑行业转农业,这几年一直在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度。”徐川说,产业刚起步时,他不了解苎麻育苗需要的条件、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机器,还是在市苎麻专班和大竹县农业农村局苎麻专家的帮助下才走好这“第一步”。除了育苗,打剥机的选择也是重点,徐川经过走访了解,购买了多种自动苎麻打剥机试用,最终通过改良,确定了适合自己的打剥机。
经过3年发展,种植面积扩大至1200亩,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徐川越来越清晰地感觉到“瓶颈”。
“原麻出产效率不足是制约我继续扩大种植面积的关键问题。”徐川说,苎麻一年收获三季,收获后及时对湿麻进行处理,获得的麻质量最好,纤维指数高,口碑和收益也能最大化。为应对苎麻收获时的雨季,徐川还专门建设了烘干房。
在打剥、烘干实现机械化后,生产效率已经是人工的数十倍,但原麻出产速度依然达不到徐川的预期。
“通过使用川苎16号等良种提高苎麻产量;通过改善湿麻储存方式,保证原麻品质;同时,从销路着手,利用杨通乡区位,吸引周边城市的工厂……”徐川说,“今后5年我的苎麻是不愁销路和利润,这也留给我足够的时间解决效率问题。”
今年以来,徐川在不断寻找扩大产能的办法。“我试过提高工资吸引更多的农户,也考虑过购买更多机器,但原麻销售利润空间有限,如果仅为我自己的家庭农场服务,机器设备投入不能太高,否则就入不敷出。”徐川说,目前有两条解决思路,一是进行技术改良,持续提升打剥、烘干设备能力;二是整合现有的农机资源,提升现有苎麻农事服务机构能力,建设高标准苎麻农事服务专业机构,为所有苎麻种植大户提供‘一条龙’农事服务。”
“省上专家正在研制苎麻一体化收割机,我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解决思路。”徐川说,他准备尝试自建苎麻农事服务机构,先为周边散户提供农事服务,希望能寻找到设备购置投入和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记者兰楯
苎麻种植大户宋佳勇、谢从兰:
期盼“苎麻产业保险”和连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沿着2米宽的村道行驶,抵达大竹县观音镇光辉村9组,院坝、路口竹竿支撑晾晒着一排排苎麻的房子便是苎麻种植大户宋佳勇家。
8月20日,天朗气清,麻条的水分在太阳的灼烤下蒸发消散。“对于苎麻种植,目前最大的困扰是没有合适的农业保险。”宋佳勇说,基地里每年都会有麻被风吹倒,让他产生不小的损失。
“麻倒得早,纤维成熟度不够,无法进行打剥,而且头麻、二麻的收获期有可能遭遇极端炎热天气,倒下的麻被太阳晒干后更没有了用处。”在种麻前,宋佳勇干过不少工作,“我是1988年出生的,十多岁就外出到深圳务工了,2009年回到大竹干养殖,后来在合伙人谢从兰的带动下,才开始种植苎麻。”
同为“85”后,谢从兰对苎麻的了解始于朋友介绍。“2021年,我在朋友的介绍下,对苎麻产业进行过考察,当时就对苎麻的发展前景十分心动。2021年经过换届选举,谢从兰被选为村委会委员,宋佳勇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当时政府大力倡导发展苎麻产业,同时也在加大撂荒地整治力度,我跟宋佳勇就合计了下,干脆两手一起抓,当带头人,在村里种植苎麻。”
目前,光辉村共种植苎麻600亩,涉及5个组,其中治理撂荒地栽种苎麻200余亩。
“我们的麻长得很好,头麻的平均高度超过3米,今年最高的我量过,长到了4.2米,一窝麻的数量能达到30支。头麻收割期,一台打剥机一天能打1400斤湿麻,去年产干麻约100吨,销售额达200万元。”尽管产业发展势头足,但宋佳勇和谢从兰都没有扩大生产规模的计划。“愿意来割麻打剥的都是年龄60岁以上的老人,反应慢,使用器械存在安全隐患,一季麻要收近40天,工钱每人就得4000多元,工资支出差不多要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达不到扩大规模的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也是扩大产业规模的重大阻碍。“我们光辉村1组的地势较为平坦,9组的坡度较大,有的地方还没有硬化道路,打剥机需要人工推到种植地里去,打剥好的麻条又要人工运输装车,我们经常担心老人们的安全问题。每次组织人员割麻打剥,总会反复叮嘱大家注意安全。”
“如果硬化道路能够直通苎麻地,加上能买到合适的产业保险产品,就能极大地解决我们发展苎麻的后顾之忧。”谈起未来想法,谢从兰和宋佳勇充满信心,相信凭双手能让产业发展得更好。□记者曹芮铭
苎麻种植大户杨瑞军:
呼吁出台本土“机打麻”评级标准
六年前,45岁的杨瑞军回到大竹县杨家镇英雄村,流转土地近200亩种植苎麻,成为远近驰名的苎麻大户。六年后,51岁的杨瑞军依然在种植苎麻,种植面积仍然不足200亩。
“收不完,根本收不完。”8月21日,面对记者为什么不扩大规模的疑问,杨瑞军无奈地说:“这个时节已经进入第三季麻的生长期了,我们连第二季都没收割完。”
“头麻见秧,二麻见糠,三麻见霜。”苎麻一年收获三季,每季只有40余天的收获“档期”。收割、打剥、晾晒……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才能保证每季效益最大化。
大竹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青壮年有外出务工传统,留在村里务农的往往是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瓶颈”不只困扰着杨瑞军,也困扰着全县苎麻产业发展。
“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提高产业机械化程度,不断给劳动力减负;二是提高产业经济效益,把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农村。”回首种麻这六年,杨瑞军一直在思考,尝试提高原麻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从2018年开始,我就从湖南购买了当地研制的自动苎麻打剥机,在自己的基地里试用。”但由于湖南苎麻与大竹苎麻的质地相差较大,首批“机打麻”的产出率和质量都不理想。
具备机械知识又爱钻研的杨瑞军萌生了自己改良、研制自动打剥机的念头。“目前市面上的自动打麻机都是通过齿轮滚筒的咬合模拟手工打麻的工序。”杨瑞军说,“机器的马力、齿轮的间距、喂麻口的设置……很多细节都会影响机器使用的便捷性和麻的品质。”
反复调试、反复试验、反复改进……杨瑞军的“科研之路”一发不可收拾。2023年12月,大竹县在川主乡举办了苎麻机械打剥比赛,“杨瑞军牌”打剥机的打剥效率和出色品质得到了专家和其他种麻大户的一致好评。
“其实,只要经过精心调试,‘机打麻’的品质一点也不亚于‘手打麻’,甚至在进入脱胶工序后比手打麻更有优势。”自研打剥机以来,杨瑞军不仅得到了政府颁发的技术创新奖励资金,还通过销售自动打剥机小赚了一笔。他坦言,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反馈让他对自研苎麻机械信心十足。
“大竹人一直有‘机打麻’不如‘手打麻’的传统观念,这也让‘机打麻’的市场价格一直受到‘手打麻’的压制。这既不利于机械打剥的持续推广,也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发展。”杨瑞军说,“大竹苎麻在2009年就拿到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其中对苎麻种植、手打麻工序和原麻品质都有严格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在苎麻国家GB/T7699-1999标准中,按照单纤维密度将原麻分为甲、乙两类,并不区分‘手打麻’和‘机打麻’。现在要大力推广‘机打麻’,能否由政府或者产业协会牵头,对‘机打麻’也制定一个详细的评级标准,从而给原麻收购价格提供参考和指导。”
除了“为‘机打麻’正名”外,杨瑞军还格外关注苎麻收获其他工序的机械化进展。他目前正在研制便于单人操作的自动收割机,准备在来年的“头麻季”投入试验。在体力负担最重的收割和打剥环节实现了机械化后,他有信心能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苎麻种植规模。
□特约记者程一凡
做强全产业链让苎麻产业实现“接二连三”
“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厚重悠久的种植历史、绝无仅有的产业政策、九鼎大吕的产业影响……”8月23日,在采访大竹县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彪的过程中,他反复提及苎麻在大竹县众多特色产业中占有的特殊地位。
大竹种植苎麻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作为我国三大苎麻产区之一,大竹县历来是极其重要的优质苎麻原麻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1988年,大竹麻纺工业达到鼎盛期,全县共有麻纺厂24家,麻制原料﹙半成品﹚远销苏联、韩国、日本等国家及中国香港等地区。同年,因出口苎麻量大质优,大竹县还被列为四川省重点出口基地。
“特色产业的红火带来了县域经济的腾飞,大竹人因麻自豪、以麻为傲。”王彪说,“当时麻纺厂的女工成为全县适龄男青年最向往的结婚对象。”
然而,以初加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过度依赖于市场繁荣程度,缺乏抵抗风险的能力。随着“苎麻热潮”逐渐褪去,大竹县苎麻产业规模逐年萎缩。如何再现苎麻这一传统产业的辉煌?大竹人痛定思痛,开始寻求解决之道。
“《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中指出:要发展全产业链模式,推进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加快农业与现代产业要素跨界配置。”王彪说,“苎麻如果实现‘一产接二产连三产’,把高附加值的产业链下游也留在大竹,那么上游原料生产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金融政策扶持的问题,甚至所有存在的困难和‘瓶颈’都会因整个产业链的壮大和繁荣迎刃而解。”
大竹县委、县政府已经为苎麻产业的发展厘清了思路、找到了路径。2019年,大竹县成立了全国唯一一家县级专门从事苎麻产业发展的中心,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支持苎麻产业发展。2022年,大竹县出台《关于促进苎麻纺织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由500万元再次提升至1000万元,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截至目前,苎麻种植遍布大竹县31个乡镇(街道),种植面积13.5万亩,年产原麻2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培育苎麻种植新型经营主体45家。亚缇纺织、荣煜垣纺织……一批龙头企业朝着产业链下游挺进。
除了打造全产业链外,大竹县还提出要提升“大竹苎麻”品牌形象和挖掘“大竹苎麻”文化底蕴。“中国古代《农书》的‘农器图谱’中记载的‘治苎’绩麻工具,如今在大竹民间大量遗存。”王彪说,“将‘大竹手工麻布织造技艺’申请非遗,加大大竹苎麻文化宣传力度;以创意设计、时尚推广、品牌建设为抓手,开发苎麻文创产品,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大竹苎麻的认知和喜爱……这些都是能助推苎麻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向更广阔舞台的有效助力。”(程一凡)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