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川主乡积极探索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实施“三级包联”制度、深化便民服务“三化”建设以及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和“三三四制”工作法,川主乡实现了基层治理的提质增效,显著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川主乡以党建为引领,创新推出“三级包联”制度,即包村领导联村、村“两委”包片、网格员包户,形成了上下联动、层层负责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这一制度不仅明确了各级党员干部的职责分工,还促进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矛盾纠纷调处等工作的有效落实。通过构建群众广泛参与,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勾联式”治理大格局,川主乡成功将基层治理的“末梢”转变为服务群众的“前哨”,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该乡已建成“1个乡总揽—9个村(社区)网格—201个微网格”的治理架构,基层治理效能得到显著提升。
川主乡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持续推进乡村便民服务“三化”建设,即服务阵地亲民化、服务流程简化、服务方式泛化。通过阵地建设提档升级和机关效能革命,该乡成功简化了办事流程,推动了服务“下沉”和“泛化”。同时,组建“党旗红”帮办代办队伍,让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实现了群众办事“少跑腿”、党员干部“多跑路”的目标。截至目前,川主乡已完成阵地亲民化改造9处,配齐儿童之家和农家(社区)书屋各9处;便民服务中心进驻办理事项达128项,村级代办事项58项;组建帮办代办队伍9支,开展上门服务14次,服务群众超过3000人次。
川主乡积极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深入开展“大接访大走访”活动。乡领导率先垂范,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聚焦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操心事,“零距离”倾听社情民意。同时,充分利用全乡9个“流动接访点”的功能作用,着力解决为民服务“跟不上”、群众意见“上不来”等问题。截至目前,川主乡已收集群众诉求500条,通过层层压实责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和定期反馈等措施,已解决群众诉求372件,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广泛赞誉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