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四川省正式进入主汛期。连日来,达州降雨量和降雨日明显增加,进入防汛关键期。
为筑牢汛期“安全堤”,达州高新区全面进入战斗状态,加强对汛期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做到分兵把守、分工负责、分行业落实,坚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确保全区安全度汛。
精准监测科学预警
达州高新区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有州河、铜钵河、幺塘河和双龙河4条河流,过境里程近100公里;有小型水库16座,总库容868万立方米;有75处山洪灾害危险点,23处地质灾害点。
进入主汛期后,局地强降雨时段是关注重点。达州高新区依托市气象局定制提供的气象预警服务,与省市同步实现预警信息发布,做到信息传达到人、到企业、到学校、到医院。
不仅如此,达州高新区对辖区河流、水库、山洪灾害点、地质灾害点的日常巡查进行了强化,明确了水库、重点山坪塘、山洪灾害危险区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压实5名区级、37名乡级、273名村级包保责任人责任。
“汛期来临,降雨量增多,部门、乡镇都会安排人员值班值守,对河道、水库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24小时密切关注河面水位、水库水位、泄洪洞是否畅通等情况。水情变化大则会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同时要求群众撤离。”达州高新区农办水务管理科主办李奇忠说。
受强降雨影响,我市7月10日8时启动IV级防汛应急响应,达州高新区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安全转移61户130人。
精准排查科学应对
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历时密切相关。入汛后,达州高新区按照“全面拉网、不留死角”的原则,对城市内涝、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低洼地段、工矿企业、养老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开展隐患排查,共排查点位126个,发现隐患24个,并逐一制定整改措施,已限期整改到位。
明确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员、防灾责任人、监测责任人,对低洼路段、水库、塘坝住户登记造册、悬挂危险标识,明确安置场所、转移路线和包保责任人,全覆盖开展应急演练,刚性执行“三个避让”和“三个紧急撤离”,确保发生紧急情况时人员能迅速撤离。
备足防汛物资、强化队伍建设是打好防汛仗的基础。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要求,达州高新区实行应急物资集中储备与分散储备,设立区级应急物资储备库1个,库存应急抢险救灾物资共计54类、9000余件。
据统计,7月以来,达州高新区应急局积极做好汛前防汛救灾物资前置工作,向5个乡镇(街道)前置雨靴、防汛编织袋、铜锣、手摇警报器等防汛物资1000余件,全力保障汛期防汛救灾物资储备量。
“进入汛期以来,我们陆续开展各类防汛应急演练,通过一系列迅速、果断、精准的救援行动,全方位检验防汛抢险救灾能力水平。目前,全区应急救援队伍已全部进入战斗状态。”达州高新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李明聪说。
同时,达州高新区还建立健全了救援力量联防、联训、联救机制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反应迅速、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防汛减灾应急管理机制,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刘姣 王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