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整洁的教学楼,齐备完善的功能室,窗明几净的教室,宽阔平坦的运动场……走进达州任何一所学校,所见之处均是一幕幕朝气蓬勃的景象,处处都能感受到达州教育的新气象。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达州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资源配置、项目保障等方面,促进教育公平,提升保障能力,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优化城乡教育资源配置
绘就均衡发展新画卷
“出了家门走几步就到学校了,真的很方便。”市民张女士的孩子今年秋季就要读小学,家门口的通川区七小龙山学校是她的不二选择。“听说通川区七小新锦学校管理团队、学科教研组将直接管理七小龙山校区,我和孩子都满怀期待。”
色彩丰富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施、崭新的操场……达川区亚云幼儿园园长林代清告诉记者,2023年9月,亚云幼儿园的孩子们告别“老破小”,搬进了面积更大、设施更现代化的教学楼上课。幼儿园占地9亩,总投资2900万元,新增学位270个,有效缓解了附近优质学位供给不足。
为了扩充学位,我市与时间赛跑。“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学校526所,规划总投资82.8亿元,规划建设面积456.95万平方米。目前已实施教育项目430余个,新(改扩)建基础教育项目160余个,新增学位8.1万个。市政府机关幼儿园西外分园、博文路幼儿园、达川三里园、逸夫杨柳幼儿园、巴山小学、七小龙山、渠县中学新校区、麻柳中学迁建项目等建成投用,大竹中学扩建项目加快建设。西南职教园区加快推进,入驻院校4所,师生2万余人,二期项目有序推进。“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师资、生源更加均衡,义务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市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
面对人口发展新形势,我市不断优化人口结构应变策略。强化人口现状适应性研判预测,做好城区县城学位“增量”供给和乡村闲置校舍“存量”利用的平衡,做优区域学校“撤并建改”体系架构,着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积极破解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不适应”问题。2021年以来,累计撤并小规模学校917所(含教学点805所),9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调整为小学或教学点,4所完全中学停止招收普通高中学生,启动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64所。
优化项目资金保障重心
让学生娃娃好好吃饭
孩子在学校吃什么?食品安全是否有保障?这是万千家长们都关心的问题。2021年以来,达州市先后筹资2400余万元,全面收回631所公办学校食堂,实现公办学校食堂自主运营全覆盖,筹资2.1亿元,新(改扩)建学校食堂27万平方米。
2022年,我市对标省教育厅建设要求,融合达州五餐监督机制创新做法,定制开发集网上下单、食材溯源、智能预警、在线监管、社会化监督等多功能一体化的管理系统。该项目被市委深改委确定为第一批微改革微创新重点民生项目,并荣获达州市十佳改革创新品牌。“建智能提效能,把‘五关’促‘五化’,实现学校食堂精细、规范、高效管理。”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把源头关,实现食材溯源链条化。在各县(市、区)完成食材招标工作后,达州市将供应商、配货商统一纳入系统管理,将交易数据、配送数量归集系统。为了确保食材的可追溯性,达州市建立了平台溯源机制,学校可以通过采购平台网上下单,供应商上传检验、检疫票据,配送方才可以开始进行配送工作。每一份食材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学校管理人员通过二维码查询配送信息、检验质量、核对数量、验收入库。食材从农业基地、生产厂家到供应商、配货商再送至学校,信息一目了然,实现了来源可查、品质可见、数量可点、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把运营关,成本控制明晰化。食材溯源平台与智能化监管平台无缝衔接、信息互通,食材采购、配送、流通、入库等交易数据自动上传,不可篡改。系统会自动生成消费占比图,市、县两级平台管理员可实时掌控各类食材交易数据,在线分析膳食计划的编制合理性,带量食谱执行的真实性。2023年以来,系统已成功交易订单11.5万笔,累计交易金额4.8亿元。
把安全关,风险预警智能化。一个学校有六路摄像头接入系统,其中食堂五路,小卖部一路。同时,每个食堂还装有两路AI抓拍摄像头,对着装不规范、玩手机等有碍食品安全的违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系统会把预警信息推广至市、县、校三级管理员,实现了从传统意义上的人盯人变成智能化、全天候的在线监管,有效缓解了监管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处理预警信息6000余条,实现了风险预警的闭环管理。
把监督关,巡查考核数字化。为强化系统日常运行,达州市出台了管理平台巡查考核办法,明确了基础信息、资质证照、食品溯源、后厨管理、主体责任、AI抓拍、预警处置七大类28个考核指标,建立了日考核、周排名、月通报的工作机制,压紧压实责任,全力确保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落细。
把公示关,社会监督便民化。为回应社会关切、顺应家长期盼,达州市创新社会监督机制,将食堂运行信息通过手机端同步向社会公示公开,家长可以通过小程序查看膳食计划、备餐配餐等。经统计,平均每月有1.74万人次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学校食堂运营信息。
“截至目前,系统已经运行两年多,学校食堂日益规范,学生幸福感大大增强,家长满意度也在不断提升,‘让学生娃娃吃好饭’的目标基本实现。”市教育相关负责人表示。(文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