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发布《2023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宣汉县成功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成为川东北地区唯一入围县,完成了从“国贫县”到“百强县”的华丽蝶变。
自2021年正式被省委省政府纳入全国百强县培育县以来,宣汉始终把争创“百强县”作为县域发展第一任务,举全县之力、汇全民之智,奋勇拼搏、争先竞位。仅两年,GDP突破600亿元大关,实现了“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的梦想。
农业方面,着力打造“128”现代农业园区,创新“农业+”新模式,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争创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新推广“生产环节土地托管”和“盆周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大力发展“牛果药茶菌”五大特色产业,成功创建“蜀宣花牛+优质牧草”省五星级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五大“乡村振兴示范区”,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成“美丽宣汉·宜居乡村”200个,落地“一村一项目·党建引振兴”项目487个,全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突破2800万元、较2020年增长了近4倍。
工业方面,该县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大力发展天然气硫磺、锂钾综合利用、微玻纤、金属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高标准打造普光经济开发区,布局普光能源化工、柳池金属新材料、南坝天然气三个功能园区,两年投入22亿元,实施场平4000余亩,成功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化工园区。浙江正凯、江西赣锋、广东美联、四川金海马4个百亿级项目加快推进,“四大支柱产业”产值突破350亿元,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240.9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近2倍,带动全县第二产业增加值两年翻一番,达到306.4亿元。
文旅方面,该县始终坚持“文旅靓县”战略,坚持“各具风情、功能互补、差异发展”思路,打造巴山大峡谷、洋烈水乡、月亮坪等多个生态观光景区,建成开放全国首个巴文化主题博物馆——罗家坝遗址博物馆。
交通方面,该县始终坚持“开放活县”战略,大道坦途,西达渝、成南达万两条高铁过境宣汉,包茂、恩广高速公路及规划建设的S13城口-邻水高速公路、S18开州-松潘高速公路带动宣汉,“1234”交通格局加速构建,宣汉逐步成为四川东出北上的桥头堡。
社会保障方面,在落实就业、社会救助、残疾保障等政策的同时,创新推出“银发食堂、幼儿托管服务”,全面保障“一老一小”;城市建设方面,按照“公园城市”设计理念,推进明月新城建设、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改造老旧小区7490户,被评为全省首批乡村水务试点县、全省生态园林城市。(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