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一直以来,达州高新区始终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聚焦首要政治任务和新的文化使命,坚定不移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奋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高举旗帜
把牢理想信念“方向盘”
5月23日,2024年第1期高新大讲堂如期举行。活动邀请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郑小明以《开发区的演进与产研空间创新》为主题,讲述了我国开发区发展转型现象和规律。他用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数据,作了一堂精彩生动、深入浅出的专题辅导。
通过大讲堂的学习,学员们纷纷表示,这样的培训既是一次思想“再充电”,也是一轮精神“再补钙”,使大家深化了思想认识、提升了能力素质,对进一步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国家高新区的深刻内涵、实现目标和推进路径,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凝聚力量。大讲堂只是达州高新区丰富理论学习形式的一种模式。读书班、专题党课、主题宣讲等模式的学习活动也相继展开,为干部职工提供了多元化、系统化的学习机会,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政治觉悟和业务能力。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省委十二届历次全会以及市委五届历次全会等重大会议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全面落实好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学习目的,确保园区经济发展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和省委、市委作出的决策部署坚定前行。
同时,严格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制定《2024年全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重点内容安排》,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及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重要内容。
思想在学习中升华,力量在团结中汇聚。一次次学习研讨让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提振,为达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凝聚起更广泛的精神力量。
守正创新
书写文化繁荣“新画卷”
文化,是城市的底色和灵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部部经典电影在各个社区放映,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一场场有趣的读书分享会,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一次次精彩的文艺演出,装点了群众的美好生活……
精彩的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源于群众思想文化建设的推动。今年来,达州高新区围绕文化惠民、文化富民,持续强化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探索文化服务新模式,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着力提升先进文化引领力、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服务供给力。
在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方面,邀请专业团队到70个村(社区)放映农民养殖种植技术科教片、教育片、法律知识宣传等各类影片350余场,受益群众达2万人次以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在全民阅读活动方面,协同达州新华文轩书店在幺塘乡阁溪社区、金垭镇木子学校开展相关活动,并捐赠图书200余册;辖区各乡镇(街道)共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20余场。
在文化文艺工作方面,开展文艺演出、文体健身活动20余次,受益群众近万人;积极参加达州市首届全民阅读大会,向广大群众展示流体画、手绘脸谱、剪纸等特色文化艺术作品;组织辖区乡镇(街道)参加省第四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达州赛区)活动,已上传参赛视频16个。
如今,辖区群众的精神风貌为之一新,达州高新区正在不断焕发生机活力。
文明实践
深耕激浊扬清“育新人”
6月6日,在达州高新区石板街道金达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主题为“书香端午‘粽’情阅读”的阅读分享活动正在举行。志愿者带来了精心挑选的涵盖农业种植养殖、养生保健、法律科普、文学艺术和少儿绘本等相关书籍,为辖区群众的端午假期带来了一份精神大餐。
文明,是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育新人,就是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活动是“育新人”的举措。
一直以来,达州高新区着力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工作,社会风尚持续向上向善、正气弘扬。
文明培育得到加强。有序开展路口文明劝导、油菜花园值守等文明实践活动,大力弘扬文明风尚;参加达州市首批学雷锋先进典型集中发布暨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高新区1人获评达州市首批“岗位学雷锋标兵”。
同时,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做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的选树宣传,用身边典型彰显文明新风。今年以来,已陆续推荐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1人、达州市“新时代好少年”9人。成功评选省学雷锋先进个人1人、岗位学雷锋标兵1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个人3人、县级文联系统先进个人1人、县级文联志愿服务先进个人1人。
文明实践不断丰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常态化开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富活跃文化生活、培育践行主流价值、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类文明实践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3000余场。(刘姣 刘民婕 王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