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穿城而过的后河依旧奔流不息,一川碧水清如许,两岸风光美如画,精美的廊桥凌空水面、飞架南北,让人感受到这座山水簇拥之城的独特魅力。
坐落于后河之滨、巴山之间的万源,目前正紧扣“巴山画屏·红城万源”战略定位,立足“一河两岸三山”空间结构,将自然之美融入城市脉络,着力打造“亲山近水、宜居宜业”的“山水之城”,让城市在山水间绽放独特魅力,让居民尽享山水诗意生活。
协同发力共建山水之城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还事关“山水之城”创建工作能否行稳致远。5月以来,万源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推进,一栋栋老居民楼持续焕发新颜,人居环境有效改善,城市面貌稳步提升,城市化进程短板进一步补齐,群众幸福感满满。
日前,在万源市综治中心老旧小区改造点位,一座位于城市街头的口袋公园已基本成型。工人们正在加紧安装夜间射灯、种植爬山虎,强化公园景观效果。附近的风雨廊桥施工现场,为尽快达到基本通行条件,施工单位不断调整优化工序、强化人员搭配、增大作业面,贴瓦、木制品制作等工作正同步进行。
与此同时,万源市老旧小区改造建设项目四标段的二次供水设备维修改造施工也已进入尾声,万源城区华森、盛景苑、阳光花园与紫金华庭等商圈、小区73个点位的楼顶供水设施均已安装完成。
“山水之城”创建是一项综合工作,除了对城市老旧设施进行更新升级,在市容市貌等方面还需要全市上下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近段时间,万源市综合执法局等部门加大了市容市貌整治力度,全面提升城市整体形象。针对与市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餐饮业油烟无序排放和吊挂、横幅、广告破损等问题,执法人员在城区进行了不间断巡查检查,先后排查城区餐饮门店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及清洗达标情况31家,拆除吊挂横幅14处,清除破损广告8张。
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门市占道经营、流动摊贩无序经营等现象,执法人员采取劝离等措施,规范流动摊贩680余起,规范门市占道经营330余起,对不听劝导的立案处罚22起。
此外,4月份以来,万源市交管大队还加大了夜间机动车违停整治力度,出动专门警力186人次,查处各类违停车辆780余辆。对市场、医院、学校等重点部位,以19时至22时为重点管控时段,实行“交警铁骑”不间断巡逻管控,警示违停车辆驶离。针对夜间车辆违停问题突出街区,则采取“中队包片区、警组包街区、警员包街口”包保责任制,从源头治理车辆乱停乱放。
紧盯目标要求加压奋进
自“山水之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万源市紧紧锚定“巴山画屏·红城万源”目标定位,在“山水之城”建设工作专班的统筹推进中,始终围绕城市空间拓展、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质提升、城市环境治理四个方面同时发力,有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蹄疾步稳、落地见效。
“始终坚持‘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理念。”万源市“山水之城”建设工作专班负责人介绍,当前他们正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在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基础上,通过定性、定量、定人、定时、定责“五定”方式,进一步突出责任主体、量化目标任务,细化完善“山水之城”建设工作方案以及2024年度工作要点。
同时,创新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管理模式,配套建立《专班运行规则》等制度机制,形成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为各项任务有力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强保障。
根据“增颜值、提气质、添温情”的总体要求,立足万源城市发展特质特征,当地形成了“山水之城”建设重点项目清单65个,总投资60.94亿元。
截至目前,包茂高速出口地块规划方案已经出炉,向前广场三期和商会大厦周边地块开发方案基本形成,城市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接近尾声,农行佳苑、庙沟老旧小区改造初见成效,城市综合管理规范化、网格化、人性化水平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攀升。
为了加快推进“山水之城”各项建设任务,万源市还构建起了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八方呼应、彼唱此和、此呼彼应的联动机制,一座城、一条心、一起干的拼战氛围愈发浓厚。
通过定期收集《万源市“山水之城”建设任务清单》进展情况,各部门(单位)做好工程调度,开足马力、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实地开展工作督导10余次,制发工作提醒函14份、督查通报5期,有力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多维用功确保蓝图“变现”
根据万源市委、市政府擘画的宏伟蓝图,到2026年,万源市中心城区面积要实现新增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5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城市绿地率达到41.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平方米。
同时,实现城区道路通行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园、广场公共空间不断扩展,智慧城市管理系统不断完善,城市有机更新、老旧小区和危旧房改造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商贸、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备,韧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更加充分。
如何把这张“纸上蓝图”变为实打实的城市风景?日前举行的万源市“山水之城”建设工作专班2024年第三次推进会议再次给出了答案。
资金争取是“山水之城”项目建设的关键一环、重点一招,万源市要抢抓托底机遇、用好政策条件,对照梳理城市建设项目清单,乘势而上、顺势而为,舍下面子、放下架子、迈开步子,加密“跑蓉赴厅”“跑达进局”,以实打实的努力、百分百的付出,最大程度地度的资金支持。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规划水平决定城市品位。万源市必须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围绕“一河两岸三山”,实施城市空间拓展、功能完善、环境整治、品质提升“四大工程”,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山水之城。持之以恒推进山与城融合、产与城互动、建与管并重,让万源成为“近悦远来、闻者向往”的幸福圣地。
全市上下各部门要严密组织、强力推进、强化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明确职责分工,按照统一安排部署,拿出有效措施,“强强联手”扎实抓好“山水之城”推进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好项目建设中的问题,坚决杜绝“各打各的仗、各使各的劲”的情况。
此外,还要牢树“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理念,坚持项目建到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持续优化政务环境,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自觉当好“金牌店小二”。畅通“绿色通道”,切实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推动“山水之城”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冯津榕 马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