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吉林毅嘉农机装备公司正式入驻达川区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5号厂房。这距离4月9日正式签约落地,用时还不到一个半月。
吉林毅嘉是行业内专业化生产研发农机具的制造商和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拖拉机、水稻插秧机、免耕播种机等。目前,企业拖拉机、激光切割机等设备已经搬入,预计6月底前全面建成第一条生产线。
吉林毅嘉是第9家签约入驻园区的农机装备企业。目前,园区已同20余家企业签订框架协议,包括山东潍柴、北京中科原动力、四川吉福瑞等实力强劲的行业龙头企业。
吸引园区入驻既靠“硬实力”,也靠“软服务”。当前,园区已建成8万平方米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定制钢结构厂房预计6月底建成。这意味着企业可以“拎包入住”“轻装上阵”。其中,四川犇速农机公司在入驻2个月时间里完成首批农机订单的交付。公司总经理张根富表示:“在园区生产舒心、销售顺心,今年销售额已超过10万元,订单已突破7000台,预计年产值将超过2000万元。”
此外,对入园企业,园区还提供直接入驻孵化园、个性化定制厂房、企业拿地自建三种合作模式,将建设选择权交到企业手中。达川区更是出台包含土地、资金、房租、水电气保障等方面的18条专项措施,贴心护航入驻企业。
企业看重的是达州这座农业大市的发展潜力与广阔市场。达州资源丰富,粮食产量连续十一年稳居四川省第一。但达州也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地形地貌,地形复杂多样,机械化水平不足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农业进一步发展。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陵山区机械化种地的难题必须破解。
生产高质量“专精特新”农机装备是“破题之钥”,也是推动实现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升的关键所在。这也是这座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与职责。
记者在园区展示中心的综合展厅看到,部分农机装备模型及概念图有序展陈。这些模型普遍轻量小巧,外观精美,设计理念针对性强且凸显“智能化”特色。园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很多行业头部企业更看重如何跑赢未来比赛,所以在推动生产更适应丘陵山区地形特点农机装备的同时,也在加快推进创新研发,例如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农机生产信息化管理;加装数字定位导航与安装‘智慧大脑’芯片,实现农机智能化管控;开发多功能一体机,提升生产效率,应对不同耕种需求等。”
同时,园区企业发展不仅能依靠自身驱动力,还能背靠卓越的“智囊团”借力。园区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团队以及川农大、四川省农机科研院的专家,组建联合专家团队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科技研发、教学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服务,助力园区企业实现“产、学、研、推、用”一体的发展模式,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园区还将整合科研和产业优质资源,实施产业链、创新链和资本链融合招商,持续招引一批高质量农机上下游企业及相关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入园,实现规模集群效应。园区管委会主任刘先林表示,“建成后的园区将成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的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全产业链制造基地以及全国丘陵山区农机创智创新高地。目前,园区在建项目一期总投资超65亿元。预计2027年可年产农机装备50万台,综合产值有望实现100亿元。”(李梦真 李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