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四川省正式进入汛期。据气象预测,全省降水量可能较常年同期偏多,平均温度偏高。渠县年景略偏差、旱涝并重,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预计降水量1200—1250毫米、全年区域性暴雨6—8场,全县防汛减灾和地质灾害防范任务较重。
眼下,正是防汛备汛关键时期,渠县全面贯彻落实省、市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从严、从实、从细做好防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防汛各项措施,尽最大努力减轻灾害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年,渠县防汛备汛情况如何?有哪些新措施、新手段?近段时间,记者深入项目工地、地灾隐患点,现场了解防汛备汛情况。
未雨绸缪抢先机
打好防汛“主动仗”
5月12日,由中交四航局承建的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右岸钢栈桥开始拆除。右岸钢栈桥拆除标志着二枯期施工任务的圆满完成,将有力保障项目建设安全平稳度汛。
据该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渠江风洞子航运工程是交通运输部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升过境洪水调控能力,改善渠江流域运力供给结构,实现渠江航运通道提级。
做好防汛工作要抢占先机,近期,该县各类涉河、涉水项目施工进度不断加快,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也提上日程。
“除了在涉河、涉水项目上加强度汛监管,聚焦安全度汛总目标任务,3月初,水务局出动检查人员160余人次,对全县水利行业81家企业、94座水库进行了安全度汛风险大排查,发现隐患55处,已全部完成整改。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渠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组成8个联合督查组,分片区开展安全度汛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发现风险隐患28处并进行督促整改,力争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渠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周正茂说。
自防汛工作开展以来,渠县抢抓汛前“黄金时期”,行业主管部门对照问题清单,抓地灾山洪隐患点位、病险水库、水上船只、非煤矿山、在建工地以及城镇内涝、沿河低洼地带等部位的隐患整治,及时销号清零;健全“县—乡—村—组”四级风险管理台账,实时更新防汛抗旱风险点位,重点针对已明确的风险区和发生过风险事故的点位,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安全隐患大排查。
据了解,目前,该县222个山洪灾害危险区、11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94座水库都已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问题的,均要求第一时间整改或者限时完成整改。
下沉力量到一线
责任落实最小单元
“每个防洪桩都有编号,汛情发生后各船舶对号入座。”5月6日,渠县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徐铭来到渠县李渡镇新渡社区田园停泊区开展例行检查。现场,20多艘船舶被一根根钢丝绳拴在岸边高处的混凝土防洪桩上。徐铭一边核对着手机上的数据,一边仔细检查着船舶的停靠情况。
“按照‘一船一策’既定方案,汛期渠江水位上涨,拴桩停靠是为了防止‘跑船’。”据徐铭介绍,全县像这样的停泊区有22个,设置在渠江干流及上游巴河、州河支流,共建有576根防洪桩,足够全县443艘船舶安全停靠。
“为了将责任落实到人头,我们制定了《渠县2024年船舶汛期‘一船一策’责任落实表》,船舶名称、类型、所有人、集中停靠点、联系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充分落实了交运、水务、乡镇、船主四方责任主体的‘防跑船’责任。”徐铭告诉记者。
同时,记者了解到,渠县在沿江河设置了10道救援防线,每道防线辐射范围约10公里,险情一旦发生可实现就近救援,为船舶安全停靠再添安全“砝码”。
“按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的原则,我们全面落实县级领导包保责任、成员单位行业监管责任和乡镇(街道)属地责任,‘最小单元’压实物资储备、监测巡查、应急调度等责任到岗位到人头,督促指导各乡镇(街道)择优选聘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222名、水库巡管员94名以及小水电防汛责任人18名,确保了防汛减灾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实。”周正茂说。
演练备战筑防线
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各位居民,水位上涨,请迅速向安全区撤离。”5月11日,随着一阵阵急促的铜锣声响起,渠县柏林水库2024年防洪抗汛应急演练在贵福镇翰林村拉开序幕。此次演练模拟柏林水库范围内发生水库溃坝、溢洪、调洪等险情,启动防汛抗洪应急方案后,在最短时间内快速、高效、有序地实施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减轻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
以练备战,以演促防。近段时间,2024年度渠县山洪灾害防御应急抢险联合演练、渠县大义乡2024年度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抢险演练等各类演练活动陆续在全县各乡镇(街道)开展。
“今年,我们修订完善了《渠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3个预案和94座中小型水库‘两预案、一规程’,进一步增强了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同时,我们全力推动培训及演练工作,坚决完成全县防汛减灾责任人培训和37个乡镇、94座水库、222个山洪灾害危险区的应急演练任务。”周正茂说。
为提升全县应急处置水平,近年来,渠县健全常态化演练机制,以实战标准模拟超标准洪水、极值暴雨、夜间和“三断”等特殊情况,通过“练战结合、以战代练”方式,进一步提升群众科学应对风险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该县还充分做好了人员、物资、资金保障,配备武警、消防、公安等专业救援队伍以及“水电气讯”抢险队伍。各乡镇(街道)加强抢险专业队伍建设,扎实开展各类应急能力培训;全面清理、更新应急救灾物资,备足编织袋、救生衣、帐篷、电筒等物资,调度安排好卫星电话和各类大型救援设施;全力保障防汛抗旱领域资金支持,为打好防汛抗旱准备仗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保障。(王彦力 严衡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