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我市连日放晴,气温攀升,森林火险气象等级也不断升高。为防范化解森林火灾风险,切实做好高风险时期森林防灭火工作,我市深入推进“1234”工作举措,坚决确保全市森林火灾持续“零发生”。
“一张大网、两个工程”夯实防火基础
近年来,通过构建森林防灭火属地负责,“林业主防、应急主救、公安主查,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责”的责任机制,拧紧“防”“救”“查”责任链条,我市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协同高效的森林防灭火防控体系,推动森林防灭火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形成推进森林防火“一张大网”,为全市森林防灭火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市通过排查整治消除火灾风险隐患、巩固防火宣传意识基础“两个工程”,不断夯实森林防灭火工作基础。
持续对林区重点目标、重要设施以及“五周五缘”开展火灾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按照“台账-清单-销号制”要求,逐一整改销号。同时,持续开展输配电设施巡检、巡线剪枝和可燃物清理等工作,全面消除火灾风险隐患。
充分利用防火宣传月、“3.30”警示日、“开学第一课”等载体,深入开展森林防灭火“五进五到”宣传活动,突出对重点时段、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正面先进典型和反面警示案例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市干部群众责任意识、安全意识和法治意识持续增强。
“三道防线、四个法宝”提升防火效能
为确保“守住山”零失手、“管住火”零失管、“看住人”零遗漏,我市建立“三道防线”进一步强化火源管控。通过涉林乡镇按“八个一”标准设置森林防火固定检查站(卡)点,按“六步工作法”开展防火检查,严管入山火源。通过严格执行防火命令,适时发布禁火令,严格用火审批,严管野外违规用火,严格查处或制止违规野外用火。通过规范特殊人群管理,及时排查辖区内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其他重点人群,落实监护人、包保责任人“双重监管”措施。
我市通过层层压实责任、激发主体责任、实现精准防控、做好充足准备“四个法宝”,推动实现防火效能全面提升。
建立“市领导包县、县领导包镇、镇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护林员包山头(地块)”的五级责任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责任。
推动“十户联保”制度,以10户作为1个单元组成联保小组,签订承诺书实现互相监督、互相提醒。重点林区内的生产经营单位签订承诺书,落实护林防火主体责任。
将全市有森林防灭火任务的199个乡镇,划分为高、中、低三类火险区,全面落实红、橙、黄、蓝四级预警防控措施,推进物资和人员靠前驻防,实现“分区分级”精准防控。
举办川渝地区森林火灾应急演练,组织各地开展实战演练,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和卫星监测热点2小时反馈要求,时刻做好充足应对准备。(李梦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