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通川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川区教育局和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重要会议精神和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奏响‘振兴’乐章,做强‘支点’底座,坚定不移朝着率先建成共同富裕示范区阔步前进”的工作目标,全面夯实“126”发展体系,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全年工作亮点纷呈,党建工作扎实开展,“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特色教育继续领先,教育环境不断优化。不断擦亮“学在通川”品牌,推动通川教育高质量发展。
坚定强化理想信念
压实责任。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2023年已全面完成党总支以上学校的书记、校长分设工作。坚持实行班子成员和各股室包片联系共同指导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制度,推动党组织抓党建工作落实落地。
凝聚合力。以“学习新思想、奋进新征程”为主题,开展全区中小学校党员赛党课活动,学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党的创新理论。深入推进中小学校党建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红烛党建”示范党组织培育工作,深入实施“班子强基、教师铸魂、学生立德”行动,着力打造“书香校园、奔跑校园、清朗校园”,推动“红烛党建”行动在学校落地生根,为全面建成区域教育中心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筑牢防线。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纵深,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定期召开中心组学习会、书记校长会、党员活动日等,学习相关廉洁从政从教规定;严格收费管理,坚决执行阳光收费;坚决禁止违规补课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对违规补课,一经查实,依规依纪,严肃处理。
持续强化工作落实
课后服务持续提质。全面推行“托管+拓展”“5+2”课后服务模式,积极构建“2+x”课后服务内容体系,“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全覆盖,评价内容重多元、评价过程重增值、评价过程重发展,推动“双减”落地见效。
课堂教学持续增效。10大名校教育集团充分发挥品牌引领效应,建设“大成课堂”“成德课堂”“生态课堂”等30余类特色课堂,聚焦品质课堂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培育省市示范学校,做大优质品牌规模。通川区3节课例获得教育部“部级精品课”。通川区一小、二小入选2022年四川省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遴选名单,并成功承办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现场推进会。
高考改革持续深化。深化与成渝名校合作力度,积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支持建立五大学科竞赛和强基计划中心,不断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机制和模式。支持达高中积极创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打造通川教育全新品牌。
校外培训持续规范。全面完成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移交工作,各主管部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统筹协调,共同抓好校外培训机构规范治理;持续推进四川省校外培训监督管理平台数据录入及资金监管工作;全面部署落实“校外培训材料规范管理年”工作;持续开展校外隐形变异培训治理工作。2023年以来,查处校外隐形变异培训20起,发放《行政执法告知书》20份,清退费用55万余元。
不断擦亮通川特色
深入推进劳动教育。结合通川产业特色、传统文化,研发开设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课程50余项,全区中小学劳动课程覆盖率达100%。打造通川区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学校,建设礼仪馆、雕刻馆等14个劳动教育综合实践馆以及现代种养殖等生产劳动基地。全区共有74名专职劳动教育任课教师,19名劳动技术专家、传统工艺大师被特聘为学校劳动教育兼职教师。1月,被市教育局命名“达州市首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同时,推进劳动教育纵深开展经验在四川省教育厅刊发。
创新开展科创教育。加强科技活动室的硬件建设,区一小率先建立科技楼,区四小建成达州唯一一所VR智慧教室;深入课程改革,区一小“STEM教育”课程中心的建构,区四小“VEX-IQ机器人”课程开发等课程,有效推动科技创新教育工作;抓实队伍建设,严格选拔创新意识强、工作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科学教育队伍中。2023年科创教育再结硕果,一名教师获“四川省十佳科技辅导员”。在第二十届四川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普及组)决赛中,荣获一等奖20个。在夺岛奇兵项目中,获得一等奖11个。
有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区现有心理健康咨询室56所,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推动建立“一生一策”心理成长档案。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开设专题心理讲座,构建起家、班、级、校四级联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深入开展主题演讲活动10余场,提供咨询服务1000余次。先后举办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技能提升培训会,全区中小学管理者、班主任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共计600余人参加。切实提高全区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常态化开展近视防控。始终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为推动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组建开展150余人的“守护孩子眼健康·妈妈宣讲团”,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师生、家长对近视防控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教师和家长的健康素养,形成健康稳定的行为规范。11月,在首届长江经济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了工作经验交流。
做优做强体育教育。持续推进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区和“满天星训练营”建设;成功举办2023年中小学生乒乓球、篮球、运动舞蹈(足球宝贝)比赛。组队参加市级各类活动获18个一等奖,成功举办万达开云中学生“奔跑校园——迎新杯”足球联赛。
抓细抓实艺术教育。巩固和提高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继续推进高雅艺术校园建设。组织音乐骨干教师参加达州市2023年度音乐教师专题培训;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国家、省、市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和展演及绘画征集活动、书法现场大赛活动、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等。全国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通川区教育局荣获教育部颁发的“优秀组织奖”。通川区“七彩之声”合唱团、一小“小云莺”童声合唱团在首届西部学校音乐周展演活动中均荣获一等奖。
创设一流教育环境
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周末假日试点工作。积极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试点工作“12345”工作体系,即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两大重点、统筹三大资源、建立四大机制、落实五大行动,高标准严要求扎实稳步推进试点工作。目前,魏兴实验学校、安云中心校等10所学校成为首批留守儿童周末假日寄宿学校试点校,计划投入200余万元,改建试点宿舍、阅览室、亲情室等。
建好建强师资队伍。积极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共招聘教师107名,其中公开考试调动教师42名,考核调动优秀教师10名,达高中招聘部属免师4名、公开招聘员额教师14名,高层次人才引进37名;培训交流提质效。以“国培引领、省级指导、市级示范、县区为主、校本覆盖”五级培训为主线,有效实施教师培训交流工程。组织234名校级领导参加任职资格培训暨提高培训;线上培训及线下培训教师4000余人次。11月,教育部“双名计划”王仕斌名校长工作室落户通川,示范引领、辐射川渝。
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2023年教育系统纳入政府投资计划项目20个,年度计划投资2.9606亿元。同时,积极申报达州市通川区幼儿园建设项目(凤北幼儿园、双龙镇第一幼儿园、树德实验幼儿园、西兴路幼儿园、玖熙台幼儿园、一小滨江幼儿园、铁路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达州市通川区职业技术学校、达州市通川区幼儿园智慧教育建设项目。
深入实施智慧校园建设。2023年,对全区5所中小学智慧教育建设进行全面系统规划,投入8200万元对全区51所学校的校园内网、班班通等硬件建设。加强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遴选80名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种子教师,充分发挥其引领辐射带动作用。通川区应用中央电教馆智能研修平台获国家领航工作区,成立了17个集团教研组,各集团分别成立学科教研组,共110个,实现了精准教研和大规模网络教研创新教研模式。信息资源亮点纷呈,10个案例在全省获奖,2个案例被推荐为年度典型案例;3个课例获部级精品课。并成功举办四川省第十八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暨颁奖典礼活动。
努力做好民生服务。2023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资金已达1333万元,已根据年初享受营养餐学生人数实行全额预拨,惠及学生1.4075万人。做到科学精准,确保应助尽助。
切实筑牢安全底线。健全校、园安全责任清单,实现安全工作流程化管理,指导修订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应急工作联络体系,及时下达预警信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齐开足安全教育课程;开展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落实校园“三有一开展”;开展消防、地震逃生、防踩踏、紧急疏散等各种类型演练活动180余次,参加演练师生23万余人次,切实提高了防范风险的实际操作能力。(王万礼 杨秀琴)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