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开新局,万事干为先。在达川区,一个个招商活动正紧锣密鼓开展洽谈推介;一批批投资商纷至沓来;一个个项目陆续签约落地……以招商落实项目,以投资带动发展,达川区吹响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出征的号角,并决定在全区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双拼双提”行动(拼招引企业成效、拼服务企业质效,提振工业产业发展水平、提振现代服务业发展活力)。
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达川区举全区之力抓好招商引资这个关键,以求企若渴的姿态,为建设“老家达县·宜美达川”积聚动能培育优势。
在“川东北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万达开产业发展先导区、双城圈城乡融合示范区、川渝陕幸福善治样板区”的战略定位指引下,达川区将借助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优越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及其与生俱来的服务业基因、多块牌子叠加的平台优势,助力川东北现代服务业集聚,现代装备制造持续发力,现代农业蓬勃向上,汇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全面主动出击
构建开放招商新格局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中国(达州)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上,一批丘陵山区适用的新型农机具吸引了不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客商的目光。玉米坡地旋耕、小田块水稻收割……多家签约入驻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的参展客商,在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同时,用一台台越做越小的丘陵农机撬动了广阔的出口市场。达川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在秦巴交易会小型农业机械展区接受采访时透露,“丘陵山区现代农机装备产业园建成后可年产农机装备50余万台、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本次农机的参展商,都是达川区通过投资推介活动招引来的企业。2023年,达川区签约项目97个,计划投资总额517.46亿元,其中已完成实体注册及开工项目87个。”
思想引领发展,思路决定出路。加强高位统筹,才能创新招商机制,构建开放招商新格局。新的一年,达川区立足资源禀赋,紧扣丘区农机、绿色建材、生态工业、康养文旅、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在区投资促进工作领导小组下设5个重点产业招商专班、1个国有闲置资源招商专班和1个落地保障专班,完善产业分类进行精准招商的工作机制;围绕“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目标,积极引进“链主”级企业,力争在第一季度签约一批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企业,实现招商引资首季“开门红”,培育壮大现有产业集群,构建优势互补、梯次发展态势。
总结谋划推进
产业招商迸发新活力
2023年11月,参加民达合作投促会达川乡友座谈会的企业家们先后参观了达州钢琴博物馆、好一新奥莱购物广场、省建十五司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三里坪“两馆一街”,并听取各项目负责人的详细汇报。大家围绕“我为达川献一策”主题,从投资环境、科技支撑、先进产业、项目配套等不同角度为达川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达川智联会福建分会会长罗兵说:“在外乡友是达川发展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广大乡友十分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力,牵线搭桥各地商协会、社会知名人士,在对外推介、项目引荐等方面发力,助推家乡加快发展。”
为进一步拓宽商情商源,该区出台《达州市达川区招商顾问聘用办法》,规范化、系统性从产业协会、商会、投资咨询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大中型企业主要负责人中聘用招商顾问,大大提升优质项目获取信息渠道,提升达川招商引资工作质效。
项目加速推进,客商纷至沓来的背后还有达川区千方百计“栽桐引凤”的努力和“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2024年1月开始实施的《达州市达川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中就明确,凡是通过“以商招商”“以企引企”等方式引进且固定资产投资额一次性达到2000万元及以上的产业项目,给予引资人最高200万元的奖励。
“基础支持、金融支持、产业支持……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礼包是达川区委区政府满满的诚意,更是对招引落地企业发展壮大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期许。”达川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招引落户的企业,都不能独立于产业生态之外,需要产业链上和其他企业产生关联。招商工作通过围绕一个主导产业,定向招引与之配套的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和包装件等产品的上下游企业,就能形成倍增效应,增强发展新动能,这也是实施‘双拼双提’行动的重要一环。当前,达川区正在加快围绕四川振兴集团丘区农机产业园、国电投川东北清洁煤电百亿级龙头项目为带动,打造产业集群。”
优化项目服务
奏响招商引资奋进曲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和‘服务员’。”近年来,达川区为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坚持“顶格招商和最优服务”,严格落实区级领导包联企业制度,由区级干部对接并服务相应企业。这类由地方干部高位推进的服务方式,让森蒂服饰用工难、川东晟达电气订单少、达冠家具资金紧等问题都得到化解,更多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问题也被限时解决妥当。
企业发展缺资金怎么办?
1月10日,金融支持达川区“老家达县·宜美达川”建设对接会上,该区就与10余家银行机构签订政银合作协议,工商银行、达州农商行等6家银行机构分别与四川省第十五建筑公司、达州振兴产业园等企业签订银企合作协议,支持其在达川的项目建设。其中,政银签约金额850亿元,银企签约金额153亿元,签约引资总金额达1003亿元,为达川区建设“老家达县·宜美达川”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解决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
企业发展无上限,政务服务无止境。为更好落实各项惠企利企政策措施,达川区实施“营商环境五优”行动,积极探索“一业一证(照)一码”改革,解决经营主体从事经营办理证照需往返跑多个单位、准备多套材料、递交多次申请等问题。通过事项整合、流程优化、信息共享等将一个行业所有审批信息集成到二维码中,并加载到营业执照上,较改革前分别实现了申请材料减少31%、办理环节减少37%、办理时限减少53%、跑动次数减少83%。“达川代办”更是将203项行政许可办理承诺时限由4060天压缩至810天。72名营商环境护航员、观察员、体验员和12个营商环境监测站,24小时协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从项目洽谈、签约到落地,达川区一站式服务形成的重商、亲商、爱商、护商、安商浓厚氛围必将促成更多项目的签约合作。2024年,该区计划新签约投资额亿元以上项目70个以上(其中,力争签约50亿元、100亿元以上项目各1个),外商直接投资(FDI)到资200万美元以上。
心意相通才会情感共鸣,务实重干方能行稳致远。每一个选择达川的企业落地、发展、壮大,都是对这片欣欣热土的肯定,对当地营商环境的赞许……蓝图已在中国共产党达州市达川区第三届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绘就,前方就是万里可期的征途。(龚俊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