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光照亮前路,奋进之力谱写新篇。
达川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用思想凝聚人心、用文化浇灌人心、用精神鼓舞人心,源源不断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达川汇聚强大能量。
强化思想引领让创新理论更入心
“全区上下要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以‘学思践悟新思想,知行合一求实效,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11月24日,达川区委书记倪欣在为全区办公室系统干部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时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擦亮政治底色,激发奋斗热情,不断汇聚推动‘新达川’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近年来,达川区不断健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会议“第一议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制度,制定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旁听制、交流制、督导制、通报制、检查制”五项制度和述学、评学、考学“三个办法”。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扎实开展学习研讨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
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过程,也是用心找方向,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的过程。
“大家都知道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来四川视察去了哪些地方吗?”今年8月中旬,一场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微宣讲报告会在位于达川区翠屏街道新南社区的劳动者大本营举行。四川省劳动模范、达川区农业农村局二级主办科员何渠华一句开场白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群众在哪里,宣讲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达川区建立健全区级领导带头讲、区委宣讲团深入讲、“乡村喇叭”基层宣讲队和“铁山理堂”网络视频广泛讲的“三级三讲”理论宣讲机制,创新开展“千讲百课下基层”活动,指导区委宣讲团、各乡镇(街道)“乡村喇叭”宣讲小分队深入村组院坝开展集中宣讲、“微宣讲”,持续展播“铁山理堂”40余期,将党的“好声音”传播到千家万户。
思想之旗引领新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奋进路。如今,达川区上下学习热潮涌动,党的创新理论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信仰、信念、信心更加坚定,团结奋进的思想共识不断汇聚。
壮大主流舆论让达川声音更响亮
3件反映达川人文风情的作品在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优秀微电影作品评选中斩获乡村振兴单元最佳作品奖、纪实影像(纪录片)单元最佳作品奖;
由达川区承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在央视直播,展现乌梅花开盛况的新闻作品在央视《新闻联播》播出;
多项反映达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闻作品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川日报、四川卫视重要版面、重点时段重磅推出……
一件件镌刻着达川儿女砥砺前行铿锵足迹的新闻作品在中省主流媒体平台汇聚起新时代新达川发展的时代强音。
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围绕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在达川电视台、“达川观察”APP、“奋进达川”微信等开设专题专栏,策划制作主题新闻和融媒体产品,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持续增强。
打造“大美达川”“融妹逛达川”等一批精品城市宣传栏目,《大美九龙湖江南水乡图》全网播放量超200万,成为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呈现达川的现象级作品。
创新文明实践让城市底色更靓丽
文明的种子一旦根深,精神的大树就会枝繁叶茂。近年来,达川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抓手,落实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24+311”工作机制,建立各类志愿服务队伍640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项目1.8万余个,志愿者人均服务时长达35.5小时。
在农村,达川区以乡风文明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五好一新”“五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着力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全域推进移风易俗和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在城市,达川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常态化开展“三级联动”“点位长”巡查和“街路巷长”制,创新推广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教育活动,紧紧围绕“三大整治”和“四大提升”活动,健全完善入户宣传台账,文明城市创建深入人心,不断提升城市功能与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聚焦文化惠民让群众生活更多彩
舞蹈《锦绣中华》、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乡村振兴题材小品《柚子花开》……
近日,一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演出活动在三里古街举行。
演出现场,人头攒动,高潮迭起,气氛热烈,掌声不断,演员们用饱满的热情,动听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文化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和根基。近年来,聚焦文化强区战略,达川区不断深化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全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新气象。
常态化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80场次,对全区311个农家、社区书屋补充更新纸质图书23000册,电子图书335000册,组织开展公益电影放映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等活动,公益电影放映3726场次,观影群众达29.8万人次。
在文艺创作方面一大批精品力作面世。《柚子花香》获四川省群星奖和四川省第十九届小品戏剧大赛三等奖;油画作品《奔康路·山村集会》入选第三届四川艺术节四川文华奖美术奖优秀作品展,《彝家儿女跟党走》获“文旅情·巴蜀韵”四川省第二届公共空间视觉艺术宣传展览优秀奖(最高奖);农民画《石榴熟了》获“成渝地·巴蜀情”川渝两地视觉艺术联展第二届乡村振兴农民画展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文化惠民如春风化雨。今日达川,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各类文艺精品不断涌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
这是达川活跃繁荣的文化气象,更是达川砥砺奋进的精神图景。
坚持底线思维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近年来,达川区坚持底线思维,结合全区意识形态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常态化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分析研判、暗访督导、巡察检查,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台账,将其作为干部考察考核、提拔晋升、先进单位评选和各地各部门年度目标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纵深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向上向好。
同时,加强区内自媒体管理,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做好良性引导。向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举报信息600余条,结合属地实际组织网评队伍发布引导信息上万条,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潮涌催人进,风劲好扬帆。新时代,新征程,达川区将勇于改革创新,强化政治担当,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贡献更多达川力量。(桂丹倪 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