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散的家庭作坊到规模大、外向度高的产业集群,从单一加工型生产企业转变为多元融合型发展企业,短短几年时间,渠县成功创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中国西部服装服饰产业承接基地”“四川省国际品牌服装加工‘智’造基地”“四川省户外服装生产基地”等。今年8月,渠县再次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户外纺织服装名城”称号,并被确定为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
以此为契机,渠县将如何把握好这个机遇和挑战,在户外纺织服装产业新赛道上出圈,从而成功打造全县500亿级“首位产业”?10月8日,在渠县轻纺服饰首位产业推进大会上,来自各负责部门代表、行业联盟代表、优秀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路径,共谋发展未来。
招大引强力争打响“渠县织造”名号
“截至目前,渠县已拥有轻纺服饰企业53户,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纺纱、织布、面辅料加工、成衣加工、运营销售的轻纺服饰产业链已基本形成,纺织服装产业产值、规模、企业数量大幅提升。”在大会上,轻纺服饰产业链链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练丹指出,“虽然渠县轻纺服饰首位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拥有10余个自主品牌,却没有在区域内打响‘渠县织造’的名号,这表明在硬实力和软实力上都还需加把劲。”
为此,渠县深入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招引了诸如嘉源安踏、森马服饰、航彩纺织、阿里巴巴犀牛智造、晋江产业园等一批龙头企业,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合作,借助龙头企业带动,大力提升渠县户外区域品牌知名度。
“在全面分析研判了国内国际招商形势和轻纺服饰产业布局后,结合县域实际,近年来我们也包装推介了一批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带动潜力足的大项目、好项目。”渠县首位产业招商专班负责人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渠县先后在四川成都、广东东莞、浙江杭州、福建泉州、江苏南通等地成功举办10余场轻纺服饰产业专题推介会,累计签约轻纺服饰项目56个、总投资近300亿元。
“显然,要契合当前的发展,这还远远不够。接下来,我们将聚焦轻纺服饰产业链上中下游优势区域,组织招商小分队到江苏南通、浙江绍兴、广东广州等轻纺产业外溢地区,高频对接东丽酒伊织染、宜宾弘曲线业等行业龙头、单项冠军,争取实现新的突破。结合敲门招商、小分队招商、驻点招商,依托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等省级重大招商平台,深入实施平台招商。利用阿里巴巴犀牛制造、森马等链主型企业和产业联盟等,持续加大以商招商。”渠县首位产业招商专班负责人说。
围绕以商招商助推纺织服装产业提质增效,渠县轻纺服饰产业联盟负责人表示,未来五年,将充分发挥中国纺织联合会、中国服装协会、省服装协会等会员企业多、信息资源丰富、联系覆盖面广的优势,搭建好政企沟通桥梁,围绕创新引领、品牌提升、集群培育、转型升级四大任务,促进轻纺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品种丰富多样、品质可靠满意、品牌效益突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下一步,县经开区也在着手准备深入实施‘双倍增计划’,充分运用好‘纺织服装名城’‘外贸转型基地’金字招牌,引上游、接下游,抓龙头、带配套,强化政策支持、提高产业能级、壮大产业集群。”渠县经开区负责人说。
助企纾困招引培育轻纺产业人才
“目前,招工难、留工难还困扰着全县的轻纺服饰企业,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其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对劳动用工市场特点认知不足,招工用工政策不适应市场变化等。”大会上,渠县人社局负责人指出了当前首位产业发展面临的又一困境。
作为四川省的人口大县,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渠县大量人口外出务工,其中从事轻纺服饰行业的约有10万人。长期在行业打拼,许多渠县人成为国内轻纺服饰产业领域的翘楚,也是渠县发展轻纺服饰“首位产业”的底气。那么,又该如何利用好这一人力资源优势呢?
“我们一方面通过开展人力资源知识大讲堂、举办现场招聘会、推进品牌劳务经纪人制度服务城区有就业需求的群众等方式,从根本上去解决企业用工难、工人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努力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助企纾困政策、服务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养老、失业、工伤)等,让员工都能安心在企业里工作。”渠县人社局负责人说,“接下来,我们还要服务企业将产品生产与人才培养同步抓,推动园区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拓展员工成长空间,支持员工职业培训、学习进修,通过校企、政企合作等,培养、储备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用文化招(留)人,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
“近年来,为营造良好的企业发展环境,吸纳更多纺织人才回渠创业,我们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过程推进效率革命,设立了营商环境‘观察员’‘体验员’‘护航员’监测(站)点,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企业办事不出园,帮助企业解决了上市、增资技改、融资贷款等难题。”渠县经开区负责人说。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我们安心在渠县落户成长。我们也将朝着做大做强的目标,加快本地化管理团队建设,构建完善的本地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培养一批忠于企业、责任心强、管理水平高的当地员工,为渠县轻纺服饰产业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生力军。”四川兴宏泰制衣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蓝图已绘就,携手向未来。一条条建议,一个个发展规划,都在为渠县优化纺织服饰产业结构、加速产业集聚、培育增长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助推渠县纺织服饰产业在三年攻坚行动后实现蝶变升级,打造全县500亿级“首位产业”指日可待。(王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