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新区创建成势见效、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启动建设……几番耕耘,达州科技创新实力已从量的积存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
谋篇布局
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
2022年,我市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科技领导小组,组建达州市科技创新综合党委,创新确立了“1551”达州科技工作总体思路,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至此,达州科技创新工作步入快车道。
突出建章立制。建立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科技创新主体、专家人才工作制度,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各类专家人才在达创新创业活力得到充分激发。
夯实要素支撑。联合川东北渝东北5市共同组建科技人才专家库,入库专家达1400余人。2022年,全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超4000万元,市本级及各县(市、区)向上争取科技专项资金超3000万元,达州市科技创新综合绩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三。
深化体制改革。针对科技力量在基层“逐层递减、逐级减弱”的被动局面,坚持把推动县域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杠杆力量,创新开展“县县单设科技局”,我市成为全省首个县(市、区)全覆盖单设科技局的市(州)。今年3月,以市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县域科技创新工作的实施办法》,对县(市、区)机构编制、管理运行、科技资金等方面予以明确。
整体统筹
科技创新锻造发展“引擎”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科技+”产业创新体系,让达州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更稳、后劲更足。
企业规模持续壮大。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192家,总量跃升至全省第五、川东北第一;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97家、完成去年全年目标任务的156%;宣汉骅龙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认定为我市首个省级瞪羚企业。今年以来,80家企业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线上审核、申报总量居全省第五,新已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06家。
平台建设提档升级。成功搭建国、省级创新创业平台26家,2022年新增国、省创新平台5家。今年以来,厅市共建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微玻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功认定,大竹天使科技企业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州首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获批建设,创新载体能级持续跃升。
示范创建成势见效。达州高新区在2022年全省省级高新区绩效评价考核中勇夺桂冠,获得省政府向科技部优先推荐支持。今年6月,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获批建设,被纳入四川省科技厅2023年“十件大事”清单及万达开三地十大标志性合作事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启动建设,园区规划编制、科创主体招引、主导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科研项目引领支撑。聚焦企业发展技术需求,按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创新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和重大科技产业专项。2022年,成功招募1个成果转化团队,团队将投入1000万元,打造一套智能制造产线,提升企业生产效能。今年,我市围绕农机装备、种源创制持续开展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发布5大榜单,若全部揭榜,项目总投资将达2600万元。同时,设立了重大科技产业专项,成功立项金额近600万元,撬动企业投入科研资金超1500万元。
创新生态稳步向好。充分挖掘科技成果,去年主持或参与省级科技进步奖42项,成功举办万达开科技成果推介会、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生物医药产业组决赛30余场次,推荐科技成果10项,组织选手参加第九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荣获全国二等奖,达州市获评2022年度科普工作优秀市(州)。今年,在统筹推进省委、省政府科技创新“两头抓”战略部署“最后一公里”落实落地工作中,达州荣获省政府办公厅督查通报奖励。
面向未来
为达州发展赢得主动
下步,我市将全面聚焦创新发展中心任务,紧扣“标志性”“突破性”要求,努力推进全市科技创新工作开创新局面、迈上新台阶,以科技创新之笔书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达州新篇章。
坚持区域协同创新。加快完善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管理体制,推动技术创新中心高效管理运行,全力争创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不断加强万达开川渝毗邻地区科技合作,依托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聚焦新材料、能源化工、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不断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
突出示范创建引领。全力推动达州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积极对接跟进科技部和工信部职能职责划转情况,确保工信部全面接手之后,我市能够进入第一批次考察名单。加快推动国家级、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全力做好园区规划编制、创新主体引育、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工作,力争尽快取得一批重大农业技术突破和科技成果。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扩容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行动,用活用好科技助企秘书等制度,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充分发挥创业平台孵化作用,力争全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50家以上,备案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50家以上。持续推动创新平台提档升级,全面提升全市创新能力,力争全年新认定创新创业平台国家级1家以上、省级3家以上、市级8家以上。
征程万里,重任千钧。展望未来,达州将进一步坚定创新自信,奋力攻坚克难,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勇攀高峰。(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