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想营商环境持续向好,破解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顽瘴痼疾便是重中之重。为了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各种困难,搭起政企之间“连心桥”,整治“企业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应运而生。
进入2023年整治活动中后期,面对今年整治任务重的新目标、新问题,达州高新区正以更加成熟的“解题思路”,站在企业的角度,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谋企业之所谋,主动当好企业发展“店小二”。截至目前,整治活动已有9项问题得到了有效推进。
优化线路
解决企业通勤难
“公交路线优化后,可以直达企业,我们上班更加方便了,感谢财金局和公交公司对我们企业的帮助。”看着驶过公司的公交车,四川景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军感慨道。
不久前,达州高新区园区公交开行至了景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这标志着达州高新区园区公交路线正式延线运行。
今年4月,为切实解决“企业员工上下班出行难,需增加公交车路线”问题,达州高新区在园区内增设了微循环公交线路,进一步增强园区与市区的互联互通,极大便利了园区出行。但随着园区企业逐渐增多,原有的线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企业有所呼,部门有所应。得知企业诉求后,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与市公交公司协商,决定优化园区公交线路运行,解决该企业员工通勤问题。
“在对园区企业职工上下班时间和地点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们根据运行实际情况,对园区公交运行线路进行了优化调整,扩展了园区公交线路覆盖面。”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延线后的园区公交线路起始点依旧为七河路公交车首末站,在途经七河路口、电子信息产业园、兆纪光电路口、中节能、玄纤产业园、玖源化工、宝化碳黑、新木河路一期、升华职校等站的情况下,新增景达磷石膏站点,有效解决企业员工出行不便问题。
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微循环公交线路已运行29个班次,有效辐射园区企业20余家。
广泛宣传
解决企业招聘难
眼下正是用工的高峰期,园区部分企业存在用工难、招工难问题,为了帮助企业平稳度过这段时间,今年8月,达城中心广场举行了一场由通川区、达川区、达州高新区联合举办的夜市招聘会,达州高新区共有3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900余个,包括钳工、会计、一线操作工等工种。
仅仅两周以后,2023年“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暨三区联合夜市招聘会在达川区天益广场举行,针对不同企业的用工需求,此次招聘会在上一次招聘会的基础上,还设立了政策咨询区,为求职者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方便更多求职者与企业沟通。
“多亏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引导,在本次招聘活动中,到我们企业来咨询的求职者非常多,最终我们共收到了超过40份求职者的简历,为我们今年的员工招聘提供了不少的帮助。”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刘晓宁说道。
为切实帮助企业招聘,达州高新区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招聘会,有效提升辖区企业招聘效率,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已累计帮助30余家企业发布招聘需求,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为企业输送初步就业意向员工231人。
科学增设
解决企业充电难
停车、插枪、扫码……十几秒钟的时间,用户便完成了一系列的充电操作。不久前,达州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地下停车场多了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站,仅需简单地点击操作,充电站就能快速为车辆充电。
“由于我们小区无法安装充电桩,每次充电都得跑不少的路,可以说充电问题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现在好了,公司附近就有充电桩,每天上下班能节约不少时间,特别方便。”四川恩巨实业有限公司员工曾雪梅说道。
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作为新型城市基础设施,既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高新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坚持实事惠民的重要举措。“园区集中办公点无充电装置”问题选入达州高新区2023年整治“企业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一也足以说明企业员工对其的关注。
为推动解决“园区集中办公点无充电装置”问题,达州高新投资有限公司联合高新区经合中心成立了达州高新智慧停车服务有限公司,开展智慧停车公司一期新能源充电桩安装建设项目,含政务中心地下停车场、应急避难场所地下停车库等7个点位。目前,已完成易腾玄纤产业园、高新政务中心、应急避难停车场、长田新苑停车场充电桩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充电装置40余台,电子信息产业园、长田第二办公区停车场、蔡坪小区停车场充电桩正在建设中。(王灿然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