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示范项目启动,标志着达州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战正式打响。达州计划投资114亿元,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启动中心城区32个危旧房消险排危项目。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基本生活保障,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位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深入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不断加强危旧房改造,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品质不断提升、更加安全宜居,群众圆了安居梦,改善了住房条件,增强了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棚户区居民喜圆楼房梦
整洁宽敞的街道、时尚靓丽的高楼大厦、舒适宜居的小区、商铺林立的繁华商业街……日前,记者来到达州火车站,一座美丽繁华的商业中心映入眼帘。
曾经,达州火车站片区有着低矮破旧的棚户区,存在房屋破败、乱建棚舍、结构安全隐患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环境卫生极差等问题。
“我患有类风湿疾病,最怕的就是冷和潮湿。以前的房子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屋内又返潮,我时常被病痛折磨。”说起没搬新楼前的生活,火车站片区棚改户王婆婆感叹颇多。
几年前,达州对火车站片区启动棚户区改造工作,拆除了棚户区内所有房屋,新建了住宅、商业建筑、公共交通配套设施,还启动了火车站周边环境整治工程,让周边旧房“穿衣换装”,在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同时,也让棚改户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棚户区改造,我家用政府发的补偿款购买了带电梯的房屋,不仅房子宽敞明亮、居住舒适、出行方便,我的病也很少犯了。”王婆婆高兴地说。
像王婆婆一样享受到棚户区改造政策的还有达川区南坝片区的居民。
当前,达川区南坝片区滨江路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中。建成后,不仅让棚改户圆了楼房梦,也将成为达州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为群众休闲健身提供一个好去处。
近年来,达州把棚户区改造作为重大民生工程,科学系统谋划、创新改造模式、做实过程监管、强化资金保障、统筹社会治理。“十三五”期间,全市实施棚改项目121个92033套,其中中心城区60个41985套。
全力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
“村上把房子给我整好了,住起安心多了。”达川区管村镇二尖村村民李家前连连点赞。
日前,李家前家屋顶瓦片被大风吹落,墙体因年久失修也出现多处裂缝。管村镇相关部门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施工人员对李家前家进行排危修缮,消除了安全隐患。
自建房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2022年以来,我市精锐尽出,全力以赴“钉钉子、啃硬骨”,开展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市先后出台《进一步加强自建房安全管理的十条措施》《进一步加强危旧房隐患治理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从房屋安全鉴定、校外租房、自建房用作经营、新建农房等方面全面予以规范。对所有居民自建房、改建改用房屋建筑、人员密集场所重点用房全覆盖开展排查,一栋一策整治房屋安全隐患。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始终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对暂时无法采取工程治理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的房屋,严格落实限制用途、撤离人员、封控警示等应急管控措施,持续开展巡查监控,确保措施持续有效,坚决做到“人不进危房、危房不进人”。同时,以印发宣传册、悬挂宣传横幅、开展“敲门行动”等多种形式宣传房屋安全知识,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责任意识和自查判断力,通过鉴定补贴、建材优惠下乡、公租房安置补贴、农村危房改造补助等“真金白银”政策措施,全面降低老百姓整治危房的经济负担,提高群众整治房屋安全隐患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支持专项整治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国内发生的私拆承重墙、违规违法装修引起楼房坍塌等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为房屋装修安全管理敲响了沉重警钟。为坚决遏制城市房屋室内装饰装修违规违法行为,我市出台了《进一步加强房屋室内装饰装修管理的通知》,进一步压实房屋安全主体责任,健全登记报告机制,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加强装修改造巡查,织牢房屋室内装饰装修“安全网”。
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121万余栋自建房,发现存在安全隐患3万余栋,采取工程措施整治7311栋,采取应急管控措施整治23277栋,隐患管控率达100%。查处违法违规装修案20余起,限制不动产交易170余栋。
危旧房改造刻不容缓
“推进危旧房改造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在达州市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示范项目现场推进活动上,副市长张俊懿介绍道。达州老城区建成年代较久,部分房屋使用年限长、基础设施差、结构老化等问题突出。据统计,达州中心城区现有存量危旧房屋10360套,合计159.02万平方米,大多是1980年前建设的预制结构类老旧建筑以及自建房,其中鉴定为C、D级危房的有119栋。这些危旧房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城市整体形象,也制约城市建设发展,居民要求改造危旧房屋意愿强烈。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此次启动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达州结合了城市更新需求,按照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稳妥推进的思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对中心城区经鉴定不适宜继续使用的C、D级危房,房屋质量较差、安全隐患较多、使用功能不完善、配套设施不齐全的危旧房区域,1980年前建设的预制结构类老旧建筑等,科学采取保留、改造和拆除等措施,实现片区有机更新。
对符合规划用地性质、产权人改造意愿强烈、具备改造条件的危旧房,按照“居民自筹、政府支持、合理补助”的原则进行“以旧换新”改造,采取原址(就近)重建等面积换新、异地集中新建等价值置换两种方式,政府在土地供应方式、规划指标调整、手续办理、建房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房屋主体结构安全且符合改造条件的区域,采用“维修加固”方式,纳入老旧小区改造,同步实施水、电、气设施改造升级以及“蓝顶”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改善建筑风貌。
整个危旧房改造行动,达州计划投资114亿元,利用三年时间渐进式启动中心城区32个危旧房消险排危项目,到2026年7月底前,全面完成危旧房改造项目建设。
华西集团四川十五建达州老基地更新项目作为达州中心城区危旧房改造三年攻坚行动的示范项目之一,涉及改造面积151亩,建成后将成为城市更新的新样板、企地合作的新典范。四川省第十五建筑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杰表示,将扎实细致地做好各项工作,全力为示范项目片区的人居环境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完善贡献力量。
近年来,达州按照“南拓、东进”的城市发展策略,统筹推进新区开发和旧城区有机更新,相继启动了城镇污水治理、城市地下管网综合整治、城市内涝治理等行动,已改造老旧小区1300多个、惠及居民14.7万户,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回望过去,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任重道远。接下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锐意进取、扎实苦干,为市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环境。(韩淑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