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州坚持高位推动、创卫为民,从老百姓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入手,通过“四个着力”,全面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取得新成效。
着力推动健康教育。利用健康教育专家库资源,在达州日报开设“健康医药专栏”,在达州电视台开办“健康大讲堂”节目,开通“中医药文化公交专线”,利用微信公众号设立“健康达州”栏目,举办“中医药文化宣传周”,打造“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系列活动 310多场,印制发放创卫宣传品、宣传资料12种10万余件(册)。目前,我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为26.1%,较2020年提高5.5个百分点。
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坚持“创卫为民、创卫惠民”的理念,投资39.83亿元改造老旧小区685个,新增652部既有住宅电梯,打造完整居住社区36个、绿色社区63个。投入4500余万元整治地下管网280公里,整治主城区弱电“蜘蛛网”点位800多处,建成57个“暖心之家+大本营”,对中心城区兴隆苑等105个“三无小区”开展“微治理、微改造、微更新”,有效改善老旧居民小区基础。对城区1300余盏路灯和楼宇亮化进行专项整治维修,设置楼宇亮化投光灯14900个、洗墙灯28400条、点光源12700颗,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城市夜景美轮美奂。
着力治污减排。贯彻落实“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理念,实施“控源、净污、清河、护岸、活水”五大攻坚行动。巩固提升渠江、州河、巴河等干流水质。持续推进重点小流域污染防治攻坚,建成县级及以上城市污水处理厂9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0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292个,污水处理能力达到68.2万吨/日。142个“新三推”项目开工建设,污染源有效管控。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州河罗江段开展水质监测,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着力打造市场。采取“四个一批”办法,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文明卫生、规范有序、标本兼治”为导向,全力破解农贸市场基础设施薄弱、卫生“脏乱差”、执法力量短缺、治理成效保持难等突出问题。投资约1.8亿元全面开展主城区朝阳、凤翎等19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和综合治理工作。升级改造后的市场旧貌换新颜,设施条件大幅提升,市场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入驻率达90%以上,实现了从“脏乱差”到“净亮爽”的华丽转身。(王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