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是四川经济大市,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向中后期转型突进的关键时期。7月6日召开的中共达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明确要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体系优化升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夯基筑本。
达州高新区作为全市创新发展主战场、“双园双驱”战略的重要载体,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正坚定实施“产业强区”战略,鲜明“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导向,坚持“四大三化”突破路径,持续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做优做强新材料产业、培育做大数字经济产业、突破发展通用航空产业,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速构建“两新一数+通航”现代产业体系,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力创建国家高新区。
抓牢项目建设抢抓发展机遇
7月的达州高新区,处处是建设的火热场景。
走进锂白新材料科技(达州)项目,只见吊车不停来回运送建筑材料,工人们正按照设计图安装钢梁,整个厂房已初见雏形。“项目总投资38亿元,将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预计明年年初能完工。投产后将拥有年产磷酸铁锂15万吨、无钴材料7万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生产线。”锂白新材料科技(达州)项目负责人刘翔说。
距离锂白新材料科技(达州)项目不远的地方,苎麻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现场同样火热。“该项目主体建筑已封顶,目前进入了二次结构施工。”苎麻新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董事会秘书邓祖林说,预计明年年初可投产运营,眼下已着手苎麻收购工作,为投产作好前期准备。
不只是新材料项目建设火热。走进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园区内的城市数字大楼、智慧楼宇(一期)、万达开先进计算中心等项目正在齐头并进地建设中,在数字经济发展新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产业强区,项目是关键。达州高新区作为全市创新发展主战场、“双园双驱”战略的重要载体,围绕创建国家高新区的总目标,积极构建“新材料、新能源、数字经济+通航制造”四大主导产业,牢牢牵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推动项目落地见效,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为抢抓发展先机,达州高新区全力以赴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成立了效率革命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按周开展“书面+实地”督促指导和问题整改“回头看”,每周召开专题会,研究破解项目建设卡点、堵点、难点问题,确保每个项目高效推进。
据了解,2023年上半年新开工工业项目12个,总投资90亿元;新竣工项目6个,总投资55亿元。
精准培育企业激发增长动能
工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在于产业,产业的发展需要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发展重点企业做大做强是促进产业集群的核心所在。
7月18日,位于达州高新区的达州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省级相关部门派出的专家组对该企业申报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和评审。
“对于申报工作,我们最初是一头雾水,多亏了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相关工作人员来现场帮助和指导。”达州玖源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刘志平对部门的服务赞不绝口。
同样有感的还有达州上实环保有限公司。“公司2022年底投产,目前产值达到2000万元,符合升规入统条件。”达州上实环保有限公司总经理毛淮北说。“了解到情况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立即来现场帮助我们申报规上企业。”
“无论被认定为升规入统企业,还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都能提升企业的获得感。”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工业科工作人员朱斌说,按照相关政策,企业将获得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这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现场”“指导”“帮助”几个词,早已成为达州高新区培育企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据了解,围绕抓企业育主体,达州高新区全面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梯次培优行动计划,对企业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培育产业链头部企业,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速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梯次发展格局,从而拉动经济增长、提升产业韧性。
数据显示,达州高新区建立升规入统培育库企业达23家。2022年上半年新建入统企业1家,成功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3家,推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家、推荐行业“小巨人”企业1家。同时,已申报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专家已现场核验;正在组织全锦建材、卡雷亚、洺杰电子等7家企业申报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下一步,将通过政策、服务‘双管齐下’,加大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行业‘小巨人’培育扶持力度,着重加强制度创新、实施精准扶持、集聚服务资源,推动园区催生出更多优质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局长蔡生旺说。
完善配套建设强化项目支撑
发展壮大产业,达州高新区还把提升承载能力作为服务项目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先导性工作,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杠杆效应,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来到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机器轰鸣,人头攒动,数架大型叉车来回作业,项目主体结构已经完成,工人们正有序进行幕墙和基础设施保障部分的修建。“项目建成后,将是省内大型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材料研发制造基地。”中建一局达州高新区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副经理郭毅说。
来到电子信息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施工现场,同样也是一派忙碌场景。项目建成后,将主要用于光电显示、智能终端设备、电子元器件、LED绿色照明、软件及信息服务等电子信息企业落户生产,助力解决企业生产用房难的问题,从而为达州高新区建成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生产链夯实基础。
而位于达州高新区斌郎街道长田社区的人才公寓,只见装修工人正在进行忙碌的施工作业。“建设人才公寓旨在解决优秀人才‘待不久、留不住’的突出问题。”达州高新区党群工作部人才科工作人员包中超说。
园区建设加速、标准厂房建设加速、人才公寓加速……都是为产业集聚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据了解,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新增园区基础设施道路9公里,已建成标准厂房面积29.91万平方米,在建标准厂房100.09万平方米,为企业的“拎包入驻”提供了有利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在提速提质,要素保障也在加力加码。据了解,达州高新区狠抓水、电、气、路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在信息、市场、技术、人才、资金、物流等方面做好配套服务;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创新探索“容缺审批”等政务服务模式,项目审批时限、环节和材料“一减再减”;坚持“企业秘书”制度,确保每个项目、每个企业有责任领导、有企业秘书,实时为企业发展解决后顾之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当下,达州高新区已成功创建四川省高端人才产业园,国家级、省级绿色工业园区。(刘姣 王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