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宣汉县职业教育集团四届二次理事大会召开,此次会议是宣汉县紧跟国家职教改革发展新步伐,紧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提升宣汉县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而吹响的集结号。
近年来,宣汉县聚焦“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做优品牌”三大任务,强化统筹保障,优化资源整合,深化产教融合,实行错位发展,打造宣汉职教品牌,建设四川职教强县。
统筹推进强化保障
宣汉县将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制发《宣汉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宣汉县人民政府关于职业教育攻坚计划的实施意见》《宣汉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21-2025年)》,成立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参与的职业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着力构建“政府统筹、分级管理、部门联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工作格局。同时,强化资金投入,全面落实职业教育发展各项经费保障政策,5年来累计投入近8亿元,有力确保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整合资源集中优势
宣汉县以整合公办职业学校的师资、专业、设备等资源为突破口,2018年以来投入资金16亿元,大手笔、高规格建成了宣汉职业教育园区,实现全县三所职校整体搬迁,造就宣汉职教航母——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学校占地500亩、一期工程建筑面积16.7万平方米;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102个;各类实验实训室、实作场馆130个,设备总价值近9000万元;开设专业21个,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教育(其中,国家级示范性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4个,市级重点专业2个)等行业。
目前,宣汉县正在推进职教园区二期建设,努力筹建宣汉职业技术学校、宣汉县高级技工学校、宣汉职专西城附属幼儿园。
多方联动产教融合
近年来,宣汉县职专以“面向市场、促进就业,面向实践、强化能力,面向人人、因材施教”为抓手,深化“校校合作、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构建“中职+”专业建设新模式。学校按照适应发展、适合需求、多元育人、多样化发展的总思路,积极构建“3+3+3”“中职+”(中职+企业、中职+高职、中职+中职)多方联动专业建设新模式,拓宽育人渠道。即每个专业群至少深入对接3家以上地方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横向融通机制;至少深度对接3所以上示范高职院校,建立中高职纵向贯通机制;至少带动3所以上中职学校,搭建共建共享、协作互助的辐射带动平台。
增强专业对接契合度。学校把专业建在产业需求链上,坚持产业布局在哪,专业就跟进到哪,校企共建就开展到哪、新技术推广就延伸到哪、技能培训就办在哪。结合产业发展、人才需求,不断更新、升级机械加工、制造等传统专业,优化旅游、康养等特色专业,新办新产业新业态需要的3D打印、智能制造、化工、新材料等紧缺新专业;动态调整专业建设定位、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接轨企业岗位需求、完善专业实训环境。不断提升专业与地方产业、工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契合度,不断提升职教服务地方的能力。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企共建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师和师傅协同教学,大力开展基于岗位技能和工匠精神培育一体的“三岗递进”技能强化活动,探索实践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和“1+X”证书试点。深度推进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等“校中厂”落地生根、积极探索实施互联网经济“厂中校”项目、充分发挥数字直播电商基地优势惠及更多行业、产业、本地企业。融资500万元与广州海派智慧教育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建青年创客中心,开办直播电商专业,建成直播间13个。与深圳市兴明光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在会计事务、金融事务专业增设金融数据分析方向课程。与700多家券商、基金、保险、信托等机构开展真实数据处理服务。
构建集“产教学研训创”一体的“政校企行院”协同育人模式。以宣汉职教集团为纽带,推行专业深度对接地方企业进行专业共办、人才共育、实训基地共建等协同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双师双徒、双向服务、多方共赢”的产教融合新模式,努力打造“政校企”协同育人全省典型案例。与宣汉县君塘镇人民政府、宣汉县宏睿农业发展公司深度合作,依托陌上森林生态园项目,共建旅游服务、农业管理、艺术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教学实训基地,努力推进“产教学研训创”六位一体协同育人。
积极开展政校企行教育科研项目。广泛开展与行业协会、县内外企业、政府单位、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合作,构建职业教育教研联合体,建立教师驻企实践、学生实践实训企业行业智库,深入推进实践实训工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积累宝贵经验。
优化结构错位发展
达州科技职业技术学校是宣汉县唯一的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该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办学模式,结合实际,走与宣汉职专错位发展道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品质不断提升,成为宣汉职业教育的有力补充。
学校创新办学模式,形成了鲜明的职教特色。在专业设置上,与宣汉职专错位发展,开设的新能源汽车、平面设计、商务英语专业,丰富了全县职教专业类别,实现了宣汉职业教育办学结构和效能优化;在人才培养上,主动对接市场,开发了“校企共育,教训一体”“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构建了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根据岗位需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在学生就业上,实行“升学+就业”双轨制,每年毕业生供不应求,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宣汉职专校长张远彬表示,作为职教人,将主动担当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会和全市“职教进园区、校企面对面”会议精神,在办学中努力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契合度、人才培养的精准度。在拓宽育人渠道探索中寻求交流、合作、共建,建成更多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共享的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在多方联动、校企共建、多元育人的实践中扬优补短,办有担当、有质量、有作为的职业教育,打造川东北区域职教高地,为达州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一中心”贡献宣汉职教担当。(王万礼 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