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事业呼唤人才,伟大时代造就人才。达州,在奋力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征程上,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重视人才。
去年,达州市鲜明“人才强市”战略,突出“提供智力支撑、赋能社会发展”功能定位,牢牢聚焦经济建设、科研创新、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全市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
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设立人才专属节日“达州人才节”,达州市委人才发展促进中心授牌成立并正式运行,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1万人……如今,巴渠大地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沃土”。
坚持党管人才一体推进、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充分形成
“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这是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方向。
达州深刻认识到,抓人才就是抓发展,人才兴则达州兴。以人才兴来加持一座城的竞争力,必须不遗余力、加压奋进,以最强有力的引才之举来奏响人才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和弦。
构建“党委负责、领导示范,专人推动、层层落实”工作格局。我市坚持人才工作与经济工作同谋划、同安排、同部署,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中省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每年多次专题学习研究人才工作议题。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达州市委人才发展促进中心在市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授牌成立并正式运行,运行框架全面构建,形成了人才工作不但有专人抓而且有专门机构抓的良好态势。
树牢“创新驱动、释放活力,优化政策、改革赋能”思维理念。着眼创新驱动引领科技发展,我市出台《达州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2021—2025年)》《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达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方案(2022—2025年)》《科技创新团队引进管理办法》等制度,引导全市投入科技发展资金14.8亿元用于支持基础理论研究、科研项目实施、创新平台建设,促进全市人才队伍高质量发展。
抢抓“国家战略、区域协同,一体发展、携手共进”大好机遇。我市充分把握国省支持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宏观战略机遇,按照“立足市域内、依托毗邻区、放眼东西部”整体思路,推动人才工作视野格局拓展延伸。联合重庆市万州区、开州区签订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人才联盟协议,举办科技成果发布会、职业技能邀请赛等大型活动,与浙江省舟山市签订“达舟号”特色健康产业科技和人才合作项目,有力促进万达开区域、达州—舟山两地各领域各层次人力资源高效整合、共享共用。
谋篇布局,落地有声。全市各级党政领导履职于身,担责于行,“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抓发展首要抓人才”成为全市上下的普遍共识。
围绕中心大局
支撑产业、保障民生的引育体系有力构建
“当初,我被达州对外广纳贤才的举措和招才引智的政策感动,一毕业就直奔达州这片热土。”2017年,曾凡新从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毕业,来到市中心医院工作。5年来,曾凡新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原创研究成果,申请和授权10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先后从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引进20余名硕博人才,建立了一支复合型医疗卫生科研团队。去年,29岁的曾凡新成为“达州人才市长奖”年龄最小的获奖者。
达州渴望人才,高度重视集聚人才、培育人才。在推进各类人才汇聚达州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达州路径”。
常态开展人才引进,打破传统化引才模式。坚持以“达人英才计划”为统揽,深入实施“百千千万·达人工程”,创新推行“季度引才制度”,变过去一年两次集中引才为每季度一次常态引才。目前,全市共引进优秀人才3640人,其中博士46名。设立“达州市博学资金”,前置博士引进资金支持政策,打好引才提前战。去年我市还创新开展了“万岗促就业·惠民生”活动,全年释放1.2万个岗位,支持1.1万名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
全面延伸引才触角,构建“促进会+工作站+特聘专员”引才体系。成立招才引智促进会。着眼实现力量整合和资源集成,聚力引导更多人才为达州经济社会发展献智出力,组织在达院校、企事业单位、驻外办事处、驻外达商等优秀人士,创新成立达州市招才引智促进会,广泛联系散布全国各地的达州籍优秀人才。目前,掌握达州籍在外优秀人才6万余名,涵盖科技、医疗、文旅、金融、先进制造等众多领域。
依托“双百项目”牵引,柔性引进高精尖人才。去年,达州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签订《锂钾资源深部精准探测及重要人才科技创新战略合作协议》,与西南交通大学签订《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面合作协议》;市科技局、达州高新区、四川文理学院等13家企事业单位,分别与四川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知名高校院所签订玄纤创新平台建设、固体废弃物处置、苎麻产业发展等17个合作协议。通过项目,全年共柔性引进113名专家人才,进一步扩大了达州对外联系的“朋友圈”。
集聚人才强磁场。全市各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犹如强大的“人才引擎”,为达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澎湃动力。
突出拴心留人
近悦远来、尊贤重才的良好生态持续优化
去年9月27日,首届“达州人才节”启动仪式举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的18位顶级院士专家发来贺信,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致贺广大人才。
“不拒众流,方为沧海。设立人才节充分体现了达州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博大胸怀。拥有这样一份尊重、这样一份胸怀,纵有崇山峻岭,也会群贤毕至。”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在贺信中赞叹道。
一颗种子,只有在生态环境适宜的地方才能生根发芽,人才竞争的关键,是环境之争,更是服务所至。我市坚持从人才的视野观察、审视和感受人才生态优劣,着力补齐服务短板、不断拓展服务事项、竭力提升服务品质,全面营造宜居宜业的良好环境。
礼敬人才氛围更浓。2022年,我市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提出设立人才专属节日,明确将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召开的9月27日作为节日当天,把9月24日—30日作为“人才活动周”,这在全国少有、全省唯一。去年我市还精心评选出10名优秀人才,授予了首届“达州人才市长奖”,每人发放10万元项目深化资金。
服务人才质量更高。达州牢牢把握“以服务暖人心、用真挚待人才”的理念,及时解决人才群体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让各领域优秀人才感受到家的氛围。为全市优秀人才发放“达人英才卡”,全面落实15类26项精细化服务措施,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便捷出行、配偶就业、项目申报等各类服务。
引领人才效果更佳。去年,我市举办高层次人才国情省情市情研修班,推动参训人才组建7个调研组,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开展专题研究,形成10余份高质量报告,提出45条“金点子”,让人才群体更深层、更直接地融入全市发展大局。推荐646名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开展“青恋计划”青年人才交友联谊等活动,搭建青年人才跨界交友、共同成长的平台。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未来,达州将以更有效的工作、更完善的制度、更广阔的舞台,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为谱写达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汇聚磅礴力量。(江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