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建设的主阵地、创新创造的试验田、带动发展的主引擎。
市委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作出“双园驱动”战略部署。达州高新区作为全市创新发展主战场、“双园双驱”战略的重要载体,不断深入实施“12345”发展战略,围绕创建国家级高新区的总目标,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奋力推动工业经济大突破、特色农业大发展、现代服务业大提质、营商环境大提升,园区经济实现高效平稳发展。
2022年,达州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全市第一,高质量发展绩效评价排名全省同类园区第一,科技孵化器升级为国家级。
产业发展动能强劲
塔吊忙吊运、工人忙施工、车辆忙运输……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里,达州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达州大数据基地建设项目现场的美,存在于钢筋森林筑起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现在及将来。
同样前景可期的还有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该项目占地2050亩,总投资170亿元,将分三期建设,2022年11月7日正式动工。目前,一期项目桩基施工已接近尾声。
近年来,达州高新区立足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聚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数字经济的“两新一数”产业体系,着力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园、空铁新城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现代物流园、循环经济产业园七大特色园区。
如何实现园区经济稳定增长、稳中有进?抓好工业企业运行、重点项目建设、精准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是关键。
一直以来,达州高新区坚持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两手抓、两手硬”,全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加快崛起。2022年,能源化工、新材料、电子信息和大数据、装备制造4大主导产业实现产值167.87亿元,实现增速20.87%;净增“四上企业”23家,超额完成年度企业培育任务。
2022年,达州高新区完成策划包装项目174个,总投资超1200亿元;新包装申报专项债券项目26个,预计总投资365亿元;在建施工项目157个,总投资677亿元;新开工项目81个,总投资357.75亿元;竣工投产项目23个,累计完成投资274亿元。
2022年,达州高新区成功举办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开工仪式、达州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推介会、达州市玄武岩纤维新材料产业投资推介会、第二届玄武岩纤维及复合材料国际会议等招商引资推介活动。新签约项目69个,累计投资552.17亿元,其中,3类500强项目3个,亿元以上项目65个。
科技创新热潮涌动
当下,正在积极争创国家级高新区的达州高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源,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
据了解,达州高新区以“高、新、专”产业为发展导向,给政策、搭平台、强技术、建机制,通过引进、孵化、转型等多种途径,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数据是最好的成绩单。围绕“两新一数”产业体系,达州高新区大力开展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目前,共申报高新技术企业81家,已获批66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90家,2家企业已纳入瞪羚企业培育计划。
同时,累计搭建创新载体30余家,达州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州高新众创空间成功创建为省级众创空间,创丰汇——达州市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被评为省级示范平台,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高能级平台加快推进。
四川云上互联科技有限公司,获得40余个软件著作权;四川护邑科技有限公司,迅速转化技术成果,各项技术均达到量产条件……一项项振奋人心的成果,绘制出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的优美画卷。
科技创新更需要人才创新。近年来,达州高新区不断深入实施“3+1”人才新政,建立“线上办理+服务专窗+人才管家”三位一体的人才服务模式,加快构建高层次人才支撑体系。目前,累计引进高端人才22人,为企业定向育才1300余名,柔性引进13名院士和11个创新团队。
“下一步,我们将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和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大平台为统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成果转移转化,落地一批前瞻性、战略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让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办公室主任王春燕说。
营商环境优势凸显
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必须抓营商环境。达州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主动作为、紧抓快干,以优化营商“软环境”,夯实发展“硬实力”。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成市级、达川区委托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4280项;成功列入全省开发区集成授权改革试点,一批省级权力和赋能事项直达园区;推进“减行政事务”改革,精简区级行政事项20项;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全过程效率革命,建立项目审批、资料编制、水电气报装3张清单,推动即办事项比例提升50%,办事效率提高70%。
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持续深化警企联动,大力开展“整治企业最不满意的10件事”、行政事务“三办一回访”等活动,共侦办涉企案件66件,解决涉企矛盾纠纷300余个,解决问题400余个;依托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平台,全方位加强招引项目履约监管,截至目前,清理清退僵尸项目(企业)82个,释放土地1781.15亩、厂房6.36万平方米。
持续落实助企纾困。出台《达州高新区2022年助企纾困解难惠企政策“三集中”执行方案》,走访调研企业、商(协)会400余家,收集企业反馈的意见建议350余条,为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300余个。截至目前,落实企业留抵退税1.47亿元,兑现扶持资金1.23亿元,引导金融机构为56家企业提供贷款6亿元。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除“软件”更新外,优化营商环境还需在“硬件”上发力。
达州高新区撤并、迁建学校4所,调整优化工作岗位133个;投入资金1.8亿元新(续)建堰坝小学、实验学校初中部、河市小学附属幼儿园;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落实落细全民参保;积极谋划社会事业“十四五”基础设施项目36个,总投资达118.39亿元。(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