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巴山苍翠、云雾缭绕,“巴人故里”的万顷林海里鸟语花香、树枝吐绿,犹如人间仙境。
近年来,达州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主题,把森林防灭火工作融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因地制宜、创新探索森林防灭火工作“智慧警务”模式,坚决遏制重特大森林火灾和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自2020年四川省开展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以来,达州公安机关扎实履行“4+4”职责任务、深耕善治守护生态保安全,实现了极端天气下达州森林火灾“零发生”,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持续高位推动
聚焦火患防控早、准、快
达州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实有森林面积1125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45.58%,且每年夏秋季节持续高温高热天气较多。2022年7、8月份,全市各地连续30多天干旱无雨,均突破历史高温极值,渠县更刷新了四川省有温度纪录以来的全省最高温度。为有效应对不利自然因素、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我市落实森林资源保护主体责任,把森林防灭火列为林长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市、县党委政府高位推动森林防灭火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森林防灭火的主体责任;市公安局党委专题部署森林防灭火工作,研究解决力量调配、隐患整改等具体问题。
“一张图”建优体系。成立全市“林业警长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公安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领导任副组长,森警等相关警种为成员单位。逐级设置市、县、乡、村四级林业警长,建立了以市局领导任组长抓总体、县局分管领导包片区、派出所包乡镇、民警包村组的工作体系,绘制了四级管辖“一张图”。
“一张表”夯实责任。列出分级责任表,市级林业警长负责全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和森林防灭火工作安排、部署、统筹和协调等工作,县级林业警长负责乡村林业警长队伍建设、业务指导和培训演练等工作,乡镇林业警长负责辖区涉林专项整治和指导工作,末端村组林业警长负责责任林区内的涉林案件查处、森林防灭火和社会治安管理等工作。
“一张网”覆盖全域。四级“林业警长”分工明确、配合密切,形成了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组织领导体系。目前,全市已有各级林业警长449名,在重点林区和交通要道树立“林业警长”公示牌173个,实现主要林区包片全覆盖,构建了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野生动植物和森林防灭火防控网。
同时,全市公安机关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工作思路,将公安机关森林防灭火工作有机融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工作中,将全市承担有森林防火任务的派出所划分为高、中、低三级火险区域,对森林防火施行分级管控;会同林业、应急、消防等职能部门持续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对发现的问题实行“责任制+清单制+销号制”管理;以“破火案、保治安、协助防”为目标,构建起由指挥中心、森警、治安、交警等部门共同组成的工作体系和“应急信息”工作群,构建了森林火灾防控查处“早、准、快”的工作格局。
聚焦深耕善治
提升森林防火查处能力
智慧科技赋能预警预防。针对全市森林资源丰富、山形地势复杂的特点,把森林防灭火工作融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强力推进,公安机关推进示范区智慧林区建设,整合林火卫星监测、火情监测点、“天网”监控、护林APP等高科技资源,对林区社会监控进行再梳理再接入,实战应用全市新建和新纳入公安视频系统的100余套林区监控设备,专人专职对林区实行全天候、全时段、全范围、全覆盖巡逻防护。
同时,联合团市委发出森林防灭火社会倡议,利用社会“第三方”力量,征集到民用无人机30余架及专业志愿者42名,先后出动了200余次对宣汉、万源东北部边远成片林区进行重点巡航,确保火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处置。
紧密配合整体联动处置。坚持“小火大打”原则,畅通12119与110指挥中心联动报警渠道,根据森防指工作预案迅速响应,调配警力第一时间集结部署;派出所、森警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开展治安防控、交通保畅,并组织村社干部、应急力量扑火,确保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坚持宣传教育和惩处并举。坚持“见烟查、见火罚、违法处”,2020年以来共查处整治违规农事用火600余次、“中元节”祭祀用火200余次、吸烟野炊用火100余次,警告400余人,罚款500余人,森林火情明显下降。同时,推行举报制度,鼓励全民参与森林防灭火工作。
建强基层社防体系
密织森林治安防火网
加强联防联控。市公安局与气象部门24小时畅通情报,及时掌握天气信息,科学研判森林火患,紧密依托市安委会、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等党政平台统筹调度森林防灭火工作;深化“林长+警长”协作机制,积极争取党政资源,与林业部门合作组建由林业、公安、护林员、社区干部群众组成的多层级应急单元“巴山生态义警队”,吸纳社区干部,全面撬动森林防灭火工作社会力量。已组建由400余名民警、1000余名护林员、3000余名社区抽调干部组成的联合巡防驻守队伍,对全市重点林区和林区重点区域部位实施分片区网格化巡逻管控,切实做到了无死角、无盲区巡查。
同时,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川渝万达开地区统筹发展等重大战略纵深推进,我市公安机关加强与毗邻地区公安机关警务合作,对毗邻区域放火烧山、非法狩猎、盗伐滥伐等违法行为进行联合整治,有力确保了林业生态安全。达川区、万源市、宣汉县、大竹县、开江县公安(分)局森警部门主动对接重庆市梁平区、城口县、开州区,签订了森林火灾案件侦查警务合作协议,宣汉县公安局和开州区公安局共同建设了“大巴山南麓杨柳池警务联勤点”;开江县公安局和开州区公安局在边界区域设置公安检查站,联合对道路卡口的进出车辆、人员进行防火检查和防火宣传教育;大竹县公安局联合重庆市梁平区公安局深入毗邻林区开展联合巡查,构筑起川渝两地警务协作新局面。
践行生态修复。全力探索推进涉林案件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机制,发挥公安机关在保护林业生态的重要作用,实现“以案促整改、以案促恢复”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其中,宣汉公安与法院、检察院、林业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办理破坏林业资源生态恢复工作衔接的实施意见》,成立生态整治领导小组,并在全市率先创建2个“司法生态修复基地”。
广泛宣传引导。针对夏收农事用火频繁的特点,全市公安森警、派出所联合辖区政府深入田间地头,坚持与群众面对面,通过警民院坝会、红喇叭、警车宣传、公安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全覆盖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全市共组织开展警示教育70余场,发送森林防火公益短信50万余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万余份,在中央、省、市级主流媒体宣传报道100余次,通过达州公安政务新媒体发布森林防灭火主题宣传稿件320余条,制作警示教育专题片4个,拍摄防火宣传短视频9部,点击转发关注量近10万人/次。
三月里的达州,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一帧又一帧入画的水墨美景动人心弦。全市公安机关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实际行动守护这方青山绿水,用尽责担当描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水墨达州新画卷,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而贡献力量。(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