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达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开展达州中心城区城市管理部件普查工作,普查部件近35万个,地理编码3.8万余个,普查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为推动“精细管城”,提高达州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同部署范围全覆盖
为同步中心城区“130”范围和城市大脑“930”建设目标,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涉及的30平方公里与“城市大脑”建设涉及的100平方公里部件普查工作统筹推进,有效化解边界混乱、标准有差异等问题,实现通川区、达川区、高新区3个辖区、14个街道办事处(乡、镇)、127个社区(村)范围内部件普查全覆盖。
汇资源调研奠基础
积极与市公安局、自规局、数经局、住建局、民政局、街道办事处等62个部门(单位)衔接,收集行政区划图、社区分布图、权属部件等情况,为普查和确权提供参考依据。
严标准类别全包含
严格执行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单元网格》、《管理部件和事件》、《地理编码》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在五大类121小类国标范围外拓展了公安报警点、路口遮阳亭、垃圾中转站、核酸采样亭、献血采集车、城管岗亭、旧衣回收箱等17个小类。
凸点位展示全方位
采用卫星定位设备rtk,以倾斜摄影数据地图为底图,选取20084个兴趣点作为参照物,划分单元网格6465个,增加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业步行街、公园、广场、农贸市场、公共厕所、社区、主要交通路口等创文实地考察样本所涉及的相关图层,并纳入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进行统一管理维护,让验收指标一图尽览且可持续更新完善。
拓运用效益最大化
目前,相关数据均已形成数据库,为“城市大脑”提供丰富数据,接下来,将对部件进一步细化确权,并在社区网格的基础上,叠加责任网格,使权责清晰了然,为智能推送派遣案件奠定基础;利用“城市大脑”视频融合中台,推送井盖(异常)智能采集,提升安全风险防范能力;积极推动数据资源融合,赋能公安、自规、住建、应急等相关行业运用,呈现1+1>2的效果。(杨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