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竹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举思想之旗、汇聚奋进之力、涵养文明之风、彰显文化之韵、夯实安全之基,全力奏响“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勇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排头兵”的竹乡强音。
高举思想之旗汇聚奋进合力
“产业扶,增收宽,全面脱贫奔小康。”“稻花香,话丰年,乡村振兴正当时。”……日前,在大竹县月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田间地头,响起了“竹之声”宣讲员的竹快板声,党的二十大精神被转化为群众听得懂、学得会、乐意听的田坎语言,党的声音走进了千家万户。
为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竹县充分发挥“竹之声”基层理论宣讲队作用,全县648名基层宣讲员通过“问需”宣讲、“问暧”宣讲、“问效”宣讲,结合独特的“竹唢呐”“竹快板”“竹乡大鼓”等艺术表演方式,让党的“好声音”唱响基层每个角落,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竹乡大地落地生根见行见效。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一年来,大竹县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斗志。
推动学习制度化。大竹县认真落实中心组学习旁听、督导、通报、检查“四项制度”和述学、评学、考学“三个办法”,原原本本、反反复复、认认真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达州大竹:“四学”推动入脑入心》工作经验被省委宣传部《宣传工作》第23期推广,并入选四川省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案例。
推动理论宣讲大众化。大竹县充分发挥“竹之声”基层理论宣讲队作用,整合文艺、文化、新媒体等资源,制作推出“理想巴蜀”系列宣讲短视频,获四川电视台宣传报道。“竹之声”宣讲入选四川省“一地一品”示范项目。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大竹县把党史学习教育纳入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课程、纳入党员发展和日常教育管理全过程。用好学习思政主渠道和红色资源主阵地,持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一年来,大竹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围绕“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根本要求,汇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
大竹县精心组织开展“喜迎党的二十大我们这十年”“全员上、全力拼、全速冲”等主题宣传报道,扎实做好重要稿件的转载报道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权威解读,推出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媒体产品。同时,加强全媒体网络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强化关键基础设施、重点领域网上安全风险应急防控,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精心安排18项重点社会宣传活动,举办“放歌新时代,奋进新竹乡”大竹县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文化惠民演出,扎实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
涵养文明之风彰显文化底蕴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是县委、县政府向人民群众作出的庄严承诺,是一场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必须打赢的硬仗。要咬定目标、鼓足干劲,真抓实干、争创一流,坚决打赢创建文明城市攻坚战,用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效向全县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2022年9月15日召开的2022年大竹县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大会上,县委书记李志超的讲话振奋人心。
如今的竹城,文明新风让街头巷尾焕然一新,随处可见“红马甲”忙碌的身影,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洋溢在全城各地,群众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社会文明素质日益提升,党群干群关系日渐密切。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群人到一座城市,精神文明之花更加灿烂,道德的力量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年来,大竹县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城市环境,加强精细管理,提高市民素质,改善文化民生,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验被省委宣传部《每日要情》采用推广。坚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持续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十大行动,今年大竹籍“泄洪英雄”甘宇事迹感动中国。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全面建成“1+31+324”,即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3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2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覆盖。全县注册志愿者总数增至15.6万余人,志愿队伍增至1074个,志愿项目增至5070个。大力推动的文化下乡、应急培训、心理疏导、健康义诊等志愿服务已扎根社区,创新开展的进百家门、问百家事、解百家困、凝百家力、聚百家心“五百”志愿服务项目,以及第二课堂、蓝天救援、“五点半”课堂、田间课堂、“背包”电力服务等志愿服务项目惠民心、暖人心。
一年来,大竹县宣传思想战线坚持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传承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正在为竹乡儿女坚实奋进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文化惠民活动丰富多彩,大竹县持续开展“送文下乡活动”,文艺帐篷轻骑队被四川新闻联播专题推荐,举办“活力大竹·逐梦未来”2022年迎春文艺演出系列活动。文艺精品创作硕果累累,推进文艺名家名师(27名)带徒工程,创作推出一批献礼党的二十大的文艺精品,2022年本土作家彭明凯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乡镇公共文化提质增效,石河镇、庙坝镇被评为2022年乡镇文化振兴省级样板村镇,石河镇被评为四川省魅力乡镇,竹乐器传承人李君被评为四川省乡土文化能人,姚闯、李宇、符攀、王博4名同志被评为四川省乡村代言人。有序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已创建市级样板村镇12个。
奏响时代之音书写竹城新篇
奏响时代之音,不仅要讲好竹乡故事,还要敢于亮剑守护。
一年来,大竹县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
大竹县夯实安全之基,强化责任落实,压茬推进8类意识形态标准化建设,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6次,县委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4次。《小服务撬动在民生“议事堂”议出新风尚》入选四川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优秀创新案例。强化阵地管理,严格落实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加强新闻出版、印刷复制、电影放映等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工作,推进深化“正道、清源、固边”“护苗、净网”等专项行动,被国家版权局表彰为2022年第二批查处重大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强化防范意识,加强重点新闻网站、微博、微信、抖音等短视频信息内容的监测,共转办网络舆情923件,转办网民留言614条。
一年来,大竹县宣传干部以饱满的精神风貌,胸怀“国之大者”、心系“党之大计”,少壮担纲、老骥伏枥,身居其位、责有攸归,把工作当成了事业,把事业干出了实效。
“2023年,大竹县宣传战线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始终秉承守正创新、锐意担当、踔厉奋发的工作态度,精准聚焦‘六个争先’,重执行、创一流,为奋力进军中国西部百强县第一方阵、勇当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排头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新征程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合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阳对2023年宣传工作作了明确部署。
接下来,大竹将聚焦理论铸魂争先,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大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围绕讲好大竹故事、传播大竹声音,强化舆论正面引导,建强专业队伍,营造出风清气正的舆论氛围。聚焦网络治理争先,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着力强化网络正能量传播,净化网络空间环境,筑牢网络安全防线。聚焦文化赋能争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文化振兴战略,全力推进乡镇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聚焦文明创建争先,深化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实施攻坚行动,提高市民素质,改善文化民生,力争在全市率先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聚焦践行“四力”争先,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推向深入,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全县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树好标杆、作好示范。
2023年是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竹新征程的开局之年。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大竹县宣传思想战线意气风发、昂首前行,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征程。(曹芮铭)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