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砥砺奋进,一度春华秋实。
过去一年,在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开江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牢锚定“1144”总体部署和“2233”具体目标,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执着,攻坚克难、奋勇争先,先行突破、全面引领,推动各项工作在全市实现“进中游、争一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攻坚破难的奇迹,收获了一个又一个来之不易的荣誉。
稳中求进
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
2022年,开江县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系统研究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以“稻田+”“果林+”绿色高效农业为支撑;以电子信息和大数据、智能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等绿色低碳工业为主体;以全域旅游、商贸物流绿色优质服务业为重点,务实打出经济稳增长“1+3”组合拳,纵深推进“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县域经济实现总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的同步提升。
走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开江-开州)示范园区建设项目标准化厂房三期建设现场,机械轰鸣、人头攒动,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于2022年第二季度开工,计划工期18个月,预计2023年12月建成投用。“目前,三期主体完成了60%,四期已开工建设。”施工现场项目代表李钟宇表示,在确保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施工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项目正在高速高质推进。
去年,开江县主要指标进位争先,前三季度全部进入全市中上游,其中农业增加值、城乡居民收入等五项指标挤入前三。
此外,开江县招商引资再创新高,成功引进触控模组、川锂新材料、陌上春风等亿元以上重大项目52个、签约总额558亿元。项目建设强势推进,全县33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8亿元,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库储备项目1658个、总投资4897亿元,超过市下达目标的70%、152%,固定资产投资、重点项目建设等11次跻身“红榜”!
量质并进
产业发展跑出“加速度”
在达州市庆祝2022中国农民丰收节大会上,开江县被授予达州市2022年“大豆高产金奖”,开江县兑现了“扛起达州市粮食生产大旗”的诺言。
一直以来,开江县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改造高标准农田4.5万亩,恢复耕地1.2万亩,整治撂荒地1.5万亩,粮食生产克服高温干旱影响,实现连续丰收。
过去一年,开江县农业数字化、农业机械化、农业科技化、农业园区化走在全市前列,稻渔园区跻身国家现代农业园区创建名单,成功创建为国家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油橄榄基地创建为省级现代林业园区,回龙“果林+”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入选市级园区;生猪生产取得突破性发展,东方希望集团养殖基地正式投产,饲料加工、肉类加工等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布局。
在工业方面,开江县加速蝶变,电子信息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1+1+N”现代工业产业加快发展,全县规上工业企业突破110家、预计实现总产值148亿元,工业用电量、技改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跻身全市第一方队,工业投资增速连续11个月进入全市红榜,14项指标综合考核排名跃升全市第二。
此外,服务业全力突破,制定出台促进服务业发展“23条措施”,掀起全民消费热潮。商贸物流园区一期、数字物流产业园正式投运,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省中期评价位列第一。全域旅游突破发展,大闸蟹、小龙虾、河蚌珍珠、万亩荷花成为闻名全国的“开江四绝”,“田城开江·恰是成渝远方”文旅品牌更加响亮!
全域推进
城乡面貌展新颜
“中国田城”徐徐呈现,田城印象高铁片区、田城会客厅“三里田园”加速推进,田城产教融创园、县委新党校、县职中实训中心建成投用,一批田城标志性建筑陆续建成。开江县还实施微更新、微改造、微治理“三微工程”67处,完成32个老旧小区改造,提档升级15条城市道路,建成口袋公园5个,东城粮站、龙门街、滨水景观左岸三大交通堵点全面打通……一年来,开江县用实干把城乡面貌规划蓝图变为内外兼修、品质提升、内涵丰富的现实成果。
片区引领成效显现,“四大片区”统筹推进,率先编制完成“稻田+”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省级百强中心镇任市镇建设全面提速,片区应急救援中心建成运行,甘棠镇入选“达州十大魅力乡镇”。
如今,开江县生态底色更加靓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纵深推进,全县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4.5%,同比增加16天,综合指数位列全省49位、同比上升29位。城市污水处理厂一期扩能提标基本完成,125个农村污水设施加快建设,城乡饮用水源、“七河一库”水质全部达到III类标准,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100%,水资源考核排名跃至全市第二位;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稳定,绿色开江发展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创新勇进
激发发展新动能
“现在的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办事更加方便,再也不用两头跑了。”近日,在开江县出入境户政管理大队办理户口迁移的黄女士说,自己从提交材料到完成落户,所花时间不到1小时。高效办理户口迁移业务只是开江县推进“川渝通办”工作的一个缩影。随着开江县持续深化与重庆万州、梁平等地行政审批战略合作关系,不断优化川渝两地“异地受理、无差别办理”服务,147项“川渝通办”实现全程网办,让两地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一年来,开江县域集成改革纵深推进,部署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330项、自主创新改革33项。经开区“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改革、乡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和“1+4”扁平化管理机制改革全面完成。全域乡村振兴“开江路径”获评中国2022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化“建管运”等原创性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
2022年,开江县财政局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和提质增效主线,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探索国资国企监管新路径,严格国有资产监管,深化县属企业改革,国资国企管理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3+N”县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增值360亿元,增长11%。市场化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新增融资授信47亿元,率先设立并运行全市首支股权投资基金,率先走出市域开展企业市场并购,全年实现利润1630万元、上缴税费5594万元,较2021年分别增长2.7、2.9倍,县属国企正加快从“财政输血”向“自身造血”转变。
科技创新“列车”跑得快,离不开经费支持。去年,开江县科研经费投入增长超过10%,建成省级技术中心2个、市级技术中心4个,产学研合作平台突破10个,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38家。
乘势而进
协同发展书写高水平
回顾过去一年,开江县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的重大机遇,坚持以加快打造万达开区域次级交通枢纽为目标,全力实施“3+2”交通建设大会战,全域推进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初战告捷。
目前,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如火如荼。开梁高速、达开快速、省道305“一纵二横大通道”全线成型,后厢片区产业环线加速“交通+产业”“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农村公路提前实现30户及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撤并建制村畅通路、农村公路养护里程“三个破百公里”。达万直达高速纳入全省规划,高铁片区高速公路落地互通获省发改委、省交通厅和蜀道集团支持。
近年来,开江县坚持以国家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县为抓手,深入推进“鱼米之乡”示范区建设。
期间,“万开梁”共建“鱼米之乡”,将开梁合作园作为川渝两地深化“两区改革”的实验田,在梁平新盛、开江任市投入资金10.16亿元,实施重点项目29个,跨区域连片建成稻渔基地4.89万亩;与万州、开州合作,在毗邻地区共建10万亩稻渔示范基地,全力打造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开江县“稻田+”产业“朋友圈”持续扩大。
开江县地处“万达开示范区”和“明月山示范带”两大平台的叠加区域,在统筹发展中的枢纽地位全面凸显。
为民奋进
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2022年,开江县出台名教师、名班主任、名校长、红烛奖评选奖励办法,设立首届“红烛奖”,表扬宣传教育战线上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全县教师队伍干事创业激情全面迸发。
过去一年,开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紧扣“学有良教”目标,持续畅通城区教师支教和乡村教师考调、上派锻炼“三大渠道”,推动高考本科上线率进入全市前列,中考成绩呈现“A等级人数连年递增、B等级人数增幅较快、C等级和D等级人数大幅减少”的“两增一减”良好势头。全县高考本科上线1705人、上线率跃居全市第三,开江中学创建四川省一级示范高中通过验收,开江职中纳入全省“双示范”工程培育名单。
在群众关注的医疗卫生方面,“一园四院”(一园:医疗康养产业园;四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回龙中心卫生院)建设强力推进,县乡医疗机构全面完成设施设备换代,县域“四级医疗体系”加快构建,县妇幼保健院创二级甲等成功通过复审。
此外,开江县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统筹各类救助,编密织牢保障网,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在全市率先设立“防返贫基金”,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户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增幅居全市第二。
实干成就事业,担当铸就辉煌。2023年,开江县必将顽强拼搏、不胜不休,加快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先行示范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江新篇章!(程科)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