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将去,达石快速通道迎来正式开工建设,它即将彻底打破制约达川发展的交通“瓶颈”,打通绕西高速和镇广高速的“任督二脉”,为达川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达川快速发展迎来千载难逢的新机遇。
一年来,达川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奋进达川、先行示范”工作基调,迎着困难上、顶着压力闯、奔着目标干,深入实施“一核两区六组团”发展布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农业再获丰收,工业破局增势,服务业聚势提能,城乡建设取得关键性进展,改革开放取得突破性成果,民生福祉得到整体性提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达川吹响了实施“中优西进南联东融”发展战略的集结号。
中优重在优化提能,做强发展“极核”
1月1日,达州首家奥特莱斯——位于达川区南城的好一新奥莱购物广场盛大开业,“阿玛尼、迪迪博迩、耐克、阿迪、DKNY……”众多国际品牌、时尚精品、运动潮牌等齐聚达城。虽然达州的冬天有些寒冷,但是商圈内却人流如织、暖流涌动。“我们想买大牌名品再也不用跑成都或重庆了……”正在逛购物广场的市民小李高兴地说。
中心城区是达川建设“一地一区”的主战场,但规划建设基础差,功能配套不完善,经济活力不强,业态层级不够高。
“中优”,就是要优空间、优功能、优业态,焕发城市活力,增强发展动能,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化城市。优空间,要以构建“八纵八横”骨干路网为引领,高标准打造三里坪、翠屏山、小河嘴等片区,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承载能力。优功能,要重点推进“三微工程”,改造老旧小区,整治地下管网,完善“一老一小”等服务设施,补齐公园、停车场等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优业态,要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壮大升华商圈、三里商圈,规划布局翠屏山商圈,优化杨柳商贸集聚区业态,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西进重在进击突破,推动西部崛起
“达石快速通道的建设,是西部片区45万群众的共同心愿。建成后,我们就将融入达城半小时经济圈……”近日,记者在达石快速通道乡镇采访时,沿线村民说得最多的就是对这条致富路、振兴路的期盼。
经济要发展,交通须先行。达川区西部片区有936平方公里土地45万人口,农文旅资源丰富、开发强度不高的后发优势明显。随着营达、镇广、绕西高速和达石快速通道等交通干线的实施,开发建设正当其时。
“西进”,就是要首抓规划西进、重抓基础西进、强抓产业西进,培育支撑未来发展新的动力源。“规划西进”,要坚持高点定位、长远结合、产城融合、综合配套,完善乡镇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构建以中心镇为引领的新型城镇化格局。“基础西进”,要重点推动交通、水利设施建设,构建以“三高速”为骨架、达石快速通道和省道S204线十字交叉为支撑的交通路网,形成“2+50+N”骨干水网、“两灌区三水厂城乡一体化”供水格局;同步完善民生配套,建设医疗卫生次中心、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一批“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产业西进”,要坚持工业立柱、农业打底、文旅添彩,建成铁山产业新区,做强三大产业园;大力发展山地品质农业、粮经复合产业,构建“一心两带多园”农业发展格局;挖掘农文旅资源,打造游红色古镇、赏巴河碧波、观金色梯田、摘绿色果蔬、品特色美食的“多彩乡村”旅游。
南联重在联动协同,实现配套发展
达川区南部片区北联高新、南接大竹,紧邻达州金垭机场、高铁站,拥有百马产业新区、乌梅山4A级景区、川东菜园子等产业基础。
“南联”,就是要配套“高新”、联动大竹,推动交通联通、产业联动,协同构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交通联通,要配合推进国道G210线、省道S202线等骨干路网建设,提升互联互通水平,打通高铁、机场连接道路,与园区、景区无缝对接。产业联动,要借助达州高新区省级牌照和政策优势,做好配套文章,承接产业转移,壮大百马产业新区;要突出区位优势,丰富乌梅山景区业态,大力发展近郊游、周末游,高标准建设乌梅山农旅组团。
东融重在融入大局,实现借势发展
达川区东部片区紧邻达州东部经开区,位于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交汇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东融”,就是要推动路网融合、资源融合、产业融合,融入区域发展大局,实现从“边缘”到“前沿”的区位跃升。路网融合,要重点配合推进达开快速、达万直达快速、达梁直达快速等重大项目,全面打通与周边区域的连接通道。资源融合,要加快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打造银杏谷、九龙湖,联动百里竹海,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产业融合,要借力战略平台,加强开放合作,承接产业转移;抢抓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建设机遇,壮大南大万13万亩优质粮油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川渝粮仓”。
击鼓催征稳驭舟,奋楫扬帆启新程。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达川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市第五次党代会、市委五届五次全会决策部署,聚焦“一地一区”发展定位,坚持“奋进达川、先行示范”工作基调,坚定“四化同步、城乡融合”发展路径,实施“中优西进、南联东融”发展战略,构建“一核两区六组团”发展布局,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川建设新局面。(罗烽烈 桂丹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