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开江县普安镇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动员种植能手、乡贤达人等参与产业发展,以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农场经济
助力农民增收益
“去年,我们农场种植的水果获得了大丰收,但是10月份的极端高温天气对来年的产量会造成一定影响。”在开江红太阳家庭农场,记者见到了正在修枝的农场负责人金川江,他指着梨树上的梨子说,这个季节的梨树还能结出果实,主要原因是去年受高温天气影响,梨树产生应激反应导致的,果实只能长到拇指般大小,无法食用,且来年不会结果。
“要想来年有收获,当前只能采取补救措施,及时修剪挂果的枝桠。虽然明年的减产已成定局,但我相信随着乡村振兴的步伐,我们新农人以后会越来越好。”金川江信心满满地说。
红太阳家庭农场位于普安镇东岳村,成立于2016年,占地120余亩。距离县城9公里,便利的交通让农场成为了许多开江人休闲的好去处。
农业观光、现场采摘、美食品鉴……红太阳家庭农场多样的经营模式,吸引了大量游客,让当地村民“眼前一亮,耳目一新”。同时,也给村民带来了便利,农产品足不出户便可销售一空,极具农家特色的风味美食让附近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热心公益事业,爱心回馈社会。多年来,该农场一直热心公益事业,不仅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工作岗位,还多次免费帮助当地群众在网上销售农产品,赢得了大家的好口碑,也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肯定。
金川江表示,下一步将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更多更好的水果品种,运用绿色生产技术,让客户吃得舒心、放心。同时,对有意向种植水果的农户将在技术上提供支持,销售上给予帮助,力争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
药材产业
为乡村振兴添动能
开江县拥有较好的林业资源,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生产、规范发展中药材的生产条件。近年来,普安镇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有效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开江既威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位于普安镇沙河村。既威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卓创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在开江县发展药材种植基地,远期规划2000亩。
“经过一年多时间,我们在普安镇沙河村种植药材200余亩,按照目前来看,未来发展前景不错。”既威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徐海生告诉记者,药材种植投入大、见效慢,实现收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目前,基地药材种植已步入正轨,辐射带动周边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受益。
“药材的品种、种苗的培育以及种植的技术都有非常成熟的条件,都是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郭宝林教授团队精心指导下完成的。”谈及药材种植情况,徐海生表示十分放心。
“在能力范围内,带动当地或者周边村镇一起发展中药材产业,帮助大家一起拓宽致富路。”对于未来发展,徐海生充满信心。
农旅融合
走上致富“快车道”
近年来,按照“产村相融”要求,普安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发展和培育椪柑产业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不断加快新店子村产业培育发展,实现建设一片新村、发展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让农民既能住得好,又能收入高,还能致富奔小康,有效地促进了特色经济发展格局的形成及农民收入的增加。
沿着骑龙社区新店子村崭新的柏油山路行驶,一路美景山色尽收眼底,在路的两侧,成片的柑橘长势喜人。
种植柑橘在新店子村可谓“历史悠久”,时间可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经过数十年的艰辛付出,骑龙社区被冠上了“柑橘之乡”的美名。
“从2017年开始,因果树老化,农村劳动力减弱,管理跟不上,导致产量逐年下降,群众收益大为减少。”新店子村支部书记黄武告诉记者,为了使该产业发展下去,已规划将该片果树进行逐年改良换种,找业主分片承包管理,将柑橘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持续让村民有稳定收入。黄武表示,接下来除了在产业上花力气、下功夫,还要发展以住宿为主的全域旅游,让群众得到实惠。(程科 郭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