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整治”工作,是市委、市政府为解决民生具体实事的实际工作举措。今年以来,针对“中心城区场镇供水水压不足、水质差问题”的整治工作,牵头单位市水务局聚焦方案、点位,紧盯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全力确保中心城区场镇供水保障安全和整治工作圆满销号。
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整治机制。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联系副秘书长和局长为副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整治工作推进,建立定期会商研判、逐月督导检查和进度问题通报工作制度,明确整治工作目标、重点、实施步骤及工作要求,固化整治事项任务清单,定位整治重点问题点位,落实具体工作专职人员和工作经费保障。
强化措施统筹,市区协调发力。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有机结合,从进一步健全区级农村场镇供水保障体制机制入手,督促三区新出台农村供水保障办法,帮助三区落实水质按季检测,市、区两级分别组织农村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培训,完成117处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评价。全力推进达川区百节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通川区江陵镇取水口工程、水厂改造工程、文凤社区增压泵房及管道建设工程等6个工程建设项目,争取到位工程资金8588.98万元。截至10月底,通川区文凤社区增压泵房及管网建设工程已全面完工,江陵镇取水点工程及水厂改造工程已进入机械设备安装阶段,百节镇管网改造工程和河市镇部分居民楼栋增压措施正在全力推进。
强化督导检查、确保整治成效。针对5项整治重点任务、18个具体问题点位整治情况实行全程跟踪并落实逐月现场督导。落实进度台账管理,建立会商会议、调度会议、工作提示3项通报机制,将整治事项纳入年度水利综合督导重要内容并创新现场问题交办签字确认方式,确保整治事项进度有掌控、问题能解决。截至目前,三区整治工作方案已全部出台并实施,达川区、通川区农村供水保障办法已制定,水源地“划、立、治”工作已完成,三区水质检测结果已出据,相关业务培训已落实,问题点位供水工程规范化管理评价已完成,除百节镇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外其余工程措施将于12月底前全部建成投用。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台账进度管理、强化实地帮扶工作举措、督促三区加大整治工作宣传力度,打好主动仗、破除堵点难点,全力确保整治事项圆满完成,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李彦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