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万源市挎包宣讲志愿服务队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彻大巴山。
及时把党和国家的理论政策宣讲搬到田间地头、门前屋下,让群众感受到思想的高度、发展的速度和理论的温度,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国家理论政策的认同感,这是万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工作向挎包宣讲队传达的使命任务。
为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充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内涵,万源市广泛调动各方力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和品牌化,真正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强起来、活起来,为建设“生态福地·和美万源”提供了丰润的道德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聚焦全域统筹推进志愿服务力量“全覆盖”
围绕万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万源市今年出台《万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等文件,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级部门(单位)—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格局,凝聚强大工作合力。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万源市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下设11支常备志愿服务队,分别是挎包宣讲志愿服务队、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健康服务志愿服务队、科技普及志愿服务队、法律普及志愿服务队、绿色环保志愿服务队、扶危帮困志愿服务队、应急救援志愿服务队、“结对联创”志愿服务队、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
同时,万源市级各部门(单位)至少组建有1支具有部门(单位)特色的志愿服务队伍。各乡镇(街道)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支队,下设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文化健身志愿服务队、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队、卫生健康志愿服务队等。各村(社区)至少组建有3支常备志愿服务队伍,即理论政策宣讲队、文化健身志愿服务队、其他类志愿服务队。
覆盖万源全域的各级文明实践阵地,有力地为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四级联动工作机制的加持下,“红马甲”的身影遍及万源城乡每个角落,“志愿红”已经成为万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聚焦群众需求推动志愿服务项目“接地气”
走进敬老院关心关爱老人、把先进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文化进乡村丰富群众业余生活……今年以来,万源市进一步深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建设,聚焦群众需求,从五个方面精心打造接地气、聚人气、有活力、受欢迎的志愿服务项目。
学习实践科学理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今年以来,万源市广大理论宣讲志愿者深入城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万家”“宣传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等宣讲活动,组织党员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解读中央、省、达州市、万源市党代会精神。用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方式,把新时代文明实践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把国家发展与个人幸福结合起来。在推进科学理论学习实践过程中,万源市广大理论宣讲志愿者不忘宣传阐释党中央大政方针、为民利民惠民政策,帮助干部群众了解政策、掌握政策,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致富兴业、农村改革、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引导群众把个人和小家的幸福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梦想联系起来。
培育践行主流价值观,坚定基层群众理想信念。通过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承弘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通过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大力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尊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通过开展普法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走进田间地头。
丰富活跃的文化生活,帮助群众提振“精气神”。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等组织开展了送文艺下基层、“文化惠民”“戏曲进乡村”等志愿服务活动,并积极组织群众开展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等文化艺术活动,让群众在文化文艺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
持续深入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吹遍千山万水。通过广大志愿者动员激励、传播文明的作用,破除天价彩礼、厚葬薄养、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抵制封建迷信,培育文明习惯、法治意识、科学理念,推动形成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局面。
聚焦机制建设推进志愿服务水平“规范化”
为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制度化,《方案》要求各级志愿服务队建立“一表一册一清单”(“一表”指《万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纪实表》,“一册”指志愿者花名册,“一清单”指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清单),相关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志愿服务效果,真正解决群众最期盼的问题。
同时,《方案》要求市级各部门(单位)、各乡镇(街道)要把开展志愿服务与做好业务职能、重点工作、为民服务密切结合,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落实,每月定期报送当月志愿服务活动信息,工作推进较慢的还将给予通报。
为了真正把志愿服务与群众需求紧密结合,万源市各级志愿服务队还采取了“线上+线下”等方式,提前征集群众需求,建立群众需求台账,研究制定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并进行公示。此项工作中,志愿服务队需制定半年工作计划,提前建立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清单,事后制作志愿服务宣传展示栏,全方面展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
《方案》还强调,各级志愿服务队要规范志愿服务活动流程,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原则上应登记注册,并开展岗前安全培训、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广大志愿者的思想素质和服务水平,促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有序开展。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广大志愿者责无旁贷。下一步,万源市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不断探索建立资源整合更全面、服务群众更精准、体制机制更健全的万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机制,凝聚起建设“生态福地·和美万源”的强大志愿服务力量。(冯津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