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村里人办红白喜事,一家比一家整得好,随的份子钱也都暗中‘较劲’,自从开展整治后,一下子松活多了。”达州市达川区杨柳街道雷音铺村民杨飞轮感慨道。
今年5月以来,达州市聚焦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切实加强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引领广大群众转观念、破陋习、树新风,营造了干净清朗的社会风气。
长期以来,达州农村存在大操大办现象,群众反映强烈。为有效遏制农村地区盲目攀比、铺张浪费、享乐奢靡等不良风气,持续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好,市纪委监委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工作方案,在全市开展治理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问题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
整治中,市纪委监委进一步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自觉抵制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同时结合中高考特殊时间点,集中治理“升学宴”“谢师宴”,督促各单位全面摸排子女参加本年度中高考的干部职工,开展单位主要负责人谈心谈话,签订《拒绝违规操办“升学宴”承诺书》,及时纠正制止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取得良好效果。
今年7月,达川区中医院职工高梅的孩子被心仪大学录取,亲朋好友不停上门祝贺,要求高梅办个升学宴热闹热闹,被她严词拒绝。“谢谢你们的好意,升学宴我就不办了,月初我与医院签订了《拒绝违规操办‘升学宴’承诺书》,作为公职人员应自觉抵制这种不良风气。”
像高梅这样起模范带头作用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10月2日,达川区南岳镇领导何伟明婉拒了朋友同事前往祝贺的盛情,举办了一场只有直系亲属参加的婚礼。事后,有人问他是否感到遗憾时,他坦言:“虽然现场稍显‘冷清’,但很多亲朋好友通过电话、视频送来了祝福,也让这场婚礼有了别样的热闹感。”
在加强规范引导的同时,市纪委监委紧盯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在操办宴席时是否执行报备制度,是否操办生日、乔迁、履新等无事酒,是否邀请非亲属人员参加,是否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突出问题开展治理,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今年9月,渠县安北乡政府工作人员张某违规为儿子操办婚宴,并宴请管理服务对象,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为党员干部敲响警钟。截至目前,全市纪检监察组织收集党员干部违规操办婚丧喜庆事宜问题线索27条,查处问题14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人、组织处理4人,追缴返还5.67万元,通报典型案例10起,释放了案件查办震慑效应。
“大操大办不仅增加群众经济负担,引发的浪费、攀比问题也败坏社会风气,更有党员干部借此违规收受礼品礼金,大肆敛财。”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室相关同志说。
为抓好整治工作的有效落实,市纪委监委还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督促各部门压实责任、各司其职,共同发力。一时间,“达州好人”评选、家风家教系列讲座、群众“算账会”、“清廉说事会”、“阳光晒廉会”等活动在达州如火如荼开展,党员干部、群众勤俭意识和法纪意识逐渐增强。
在市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市民政局会同多个部门制定《关于治理农村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指导各级村组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完善奖惩机制,积极发挥村(社区)居民自治作用。
在通川区青宁镇,红白喜事从俭办,人情份子随心给,已成为当地居民共识。对于这样的转变,该镇天断村村民曾庆立打心眼里高兴:“以前宴席多,一个月收入还不够吃酒,而且面子思想重,份子钱给少了怕‘焦人’,结果大家都陷入恶性循环。”
大竹县高穴镇将张贴“红黑榜”、兑换文明积分等奖惩机制纳入村规民约,通过强化村(居)民自我监督作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淳朴民风。“现在村民们把上红榜、兑换积分小礼品当成一种光荣,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现象明显减少。”高穴镇长征村党支部书记刘文秀说。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农村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的整治工作,督促各部门抓严抓细、常抓不懈,彻底扭转攀比敛财、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为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思想保障。”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说。(彭凡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