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通川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抓手,紧扣乡村振兴和“三城三地三片区”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区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多举措均衡资源配置,通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并焕发出勃勃生机。
加强学校基础建设
“通川区二小巴山学校,位于通川区凤西街道高峰洞宝善街333号,总用地面积约20.17亩,总建筑面积19936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教学及辅助用房、运动场、室外景观、道路、地下停车场等以及附属设施。”通川区二小巴山学校校长周顺彬满心喜悦地向记者介绍起来。
走进通川区二小巴山学校,一栋栋教学楼美观大方,在绿树的掩映下格外清新雅静。校园内环境整洁清新,塑胶操场为孩子们提供了宽敞的活动场地,明亮的食堂还为孩子们设置了可以自己动手的学生操作间。学校标准实验室、现代化多功能教室、微机室、监控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阅览室等设备齐全。
今年秋天,位于原达州市经贸学校内的通川区第四小学校附属幼儿园也投入了使用。大气美观的教学楼、宽敞的操场、精心装扮的教室让记者眼前一亮。通川区第四小学校附属幼儿园园长李红介绍,幼儿园是按照市级示范园标准建设的一所高起点、高质量的普惠性公立幼儿园,占地10亩,建筑面积7300余平方米,户外活动场地2000余平方米,办学规模为12个班级,可容纳幼儿360人,目前开设有小、中、大三个学龄班。
近年来,通川区先后投资15.8亿元,完成了34所城区、农村薄弱学校的新建和改扩建工作,新增学位1.8万余个,新增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16.4万平方米、体育活动场地面积3.76万平方米,配齐了信息化装备、图书室、实验室等,有力拓展了城乡教育资源。同时,投入专项资金及区级配套资金1200万元改善了达高中、蒲家中学综合楼、宿舍、运动场等基础设施条件。
为解决城区幼儿园“入园难”和城区中小学校学位紧张等问题,还规划新建一批中小学校(幼儿园)。3个幼儿园项目,其中包括占地11亩,新建校舍6680平方米的莲花湖博文路幼儿园;占地9亩,新建校舍4534平方米的二小大寨子学校附属幼儿园;占地13.6亩,新建校舍8587平方米的马踏洞柏林口幼儿园;2个义务教育项目:包括占地27亩,新建校舍14565平方米的二小大寨子学校;占地27亩,新建校舍11981平方米的莲花湖七小龙山学校。同时,积极推进铁路幼儿园、北外彩虹幼儿园、江湾城六期幼儿园、双龙镇中心幼儿园、西罡学校综合楼及附属幼儿园建设。
优化教育资源布局
优化学前教育布局。通川区先后注销7所限期整改不到位的民办幼儿园,对9所民办幼儿园实施了搬迁,15所公办幼儿园和11所民办幼儿园实施了全面改造,新增3800个学位,并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收费限价,解决了入园难、入园贵、学前教育资源短缺等问题。
引进优质民办教育。鸿鹄高级中学成功落户通川,不仅让老百姓见证了通川速度,更让大家看到了通川办好品质教育的决心,让通川学子享受到更加优质的高中教育。
统筹规划乡村教育。对通川区北部农旅融合发展片区进行整体规划,规划以碑庙镇为中心场镇、江陵镇为副中心场镇,规划有通川区碑庙镇幼儿园、碑庙镇第二中心小学校、碑庙镇第二中学、碑庙镇教师周转宿舍和江陵镇搬迁安置点幼儿园。
打造优质教育品牌
近年来,通川区投资8亿元高标准打造优质教育品牌——达高中培文学校。通过与北大培文的深度合作,用大学精神引领基础教育,积极推行“五导四动”课堂改革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强化教师培养、细化学科竞赛、改进培优模式,引领通川教育高质量发展。
着力优化龙头学校的品牌价值和优势资源,将全区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分别划归教育集团办学。目前,全区共有10个教育集团,区本级每年投入100万元设立集团化办学运行经费,“老带新+传帮带”和互帮互学、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良好格局已经形成。
加强智慧校园建设
11月1日至3日,通川区2022秋季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研修活动先后在通川区一小、通川区实验小学、通川区文华街小学举行。本次研修活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全区50余所学校近2000名老师同步观看直播,教育信息化给全体教师教育教学带来了便利,促进了专业成长。
近年来,通川区投入超1亿元开展智慧教育环境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接入通川教育城域网,录播室接入国家教育智能研修平台,教学班安装“班班通”,组建小学低、高段和中学段资源建设小组,构建通川教师教研资源库。
通川区一小成为四川云教主播学校,资源辐射全省32所接收学校。在达高中、铁路中学、蒲家中学等15所中小学校推进四川省“智慧教育”改革试点工作,做好中央电教馆“劳动教育共同体”数字资源建设;制定了《关于开展“新时代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众筹众创”共同体工作方案》,建设了部分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制定了《达州市通川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关于开展中央电化教育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共建了区级服务平台,建立17个学校站点,组建了11个集团教研团队;通过直(录)播进行远程评课,实现大规划在线教研和精准教研;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线上培训,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创新应用能力。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通川区高度重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22年,通川区将13所学校纳入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范围。区教育局对有建设任务的学校进行了全面摸排,制定了“一校一策”的建设方案。
在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心理健康师资建设。积极争取政策,配备足够的专职与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编制;在经费上,探索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础经费;在专业上,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积极推进名师工作室或者领衔人建设,以点带面,扩大心理健康影响力,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普及。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辅导服务热线,开设专题心理健康讲座,构建家、班、级、校四级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今年以来,在全区57所中小学建立咨询室,举办讲座114场,提供咨询服务21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