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各个生产线全速运转,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实现;达州高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向全年目标任务发起强有力的冲锋,确保拼出“全年红”……进入四季度,达州高新区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扬“拼”的精神,全力以赴冲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升规入统等重点工作,确保拼出“全年红”。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努力打好“收官战”,达州高新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进一步转作风、提效率,创新工作方法,服务企业和产业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小手册大感动
今年6月10日,投资170亿元的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终于落地达州高新区。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赓即对接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服务审批相关事宜,第一时间定制送达《审批服务指导手册》30本。
该手册从目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职责分工、审批流程及时限5个方面对项目审批作了清晰的梳理,重点就审批流程5个阶段进行详细说明,同时附上项目审批直观流程图,有效解决了企业项目落地后审批办理不知所措、心中无数的窘境。
“有了这本指导手册,我们的建设推进方便了不少,你们的工作太暖心了,非常感谢。”蜂巢能源达州负责人说。
项目快速落地,拼的就是审批流程的速度,审批过程时间长、材料多、反复跑路等一直是企业办事最突出的“急愁难”,时间就是抢占市场先机,就是企业生存关键。
为了让企业快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从企业角度出发,对行政审批全流程进行彻底梳理,列出各个环节审批疑难点,为每个企业定制一本通俗易懂的“服务手册”,该手册包含办理流程中的具体事项、所需材料等信息,实现了明明白白“消费”,轻松办结。
“一本小小的服务手册就是我们用情服务的体现,也是一流营商环境的‘活名片’,更重要的是能厚植审批深情沃土,增强高质量发展磁场,汇聚磅礴的企业集群,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副主管刘春艳说。
为加强公司项目报批报建工作管理、规范报批报建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快项目建成投产,达州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将结合“告知承诺+容缺后补”及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等一系列改革新举措,继续对所有项目制定“一企一服”指导手册,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以高效率审批和“心服务”做好每一次服务。
勤上门强服务
“针对项目提出的问题,我们照单全收,回去再根据需求拿出‘私人定制’解决方案。”近日,“项目秘书”赵鹏到俊博电子及丰骏物流项目部开展服务,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建议,了解项目推进情况和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现在,每周去企业‘串门’已经成了习惯,我们每周会优先安排时间联系服务项目,重要事项随叫随到。每隔几天就要去企业看一看,与企业谈一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赵鹏说。
今年2月,达州高新区印发了《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选派干部到2022年全区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事项担任企业(项目)秘书的通知》,为全区各个重点企业(项目)配备了“项目秘书”。
“项目秘书”作为解决项目推进、企业发展过程问题的“联络员”,在开展工作的半年中,他们用实际行动搭建起了政府与企业的“连心桥”,如今,这项工作已经成了达州高新区日常工作之一。
“项目秘书”制度要求每位“秘书”对负责企业(项目)采取“一包到底”的上门服务模式,每月至少上门服务3次,每月15日前报送《企业(项目)秘书工作月报表》,年底报送项目推进工作总结。这样的服务模式搭建起了企业(项目)高位协调与高效落地落实之间的坚固桥梁,进一步提高了企业满意度。
有人做事也得有人监管。随着企业秘书制度的逐步推进,达州高新区纪工委组织成立了企业秘书工作督导组,深入各个企业、项目服务现场,面对面向企业员工、项目施工方了解情况。为确保每一个企业(项目)秘书都能有效服务企业和项目,企业秘书的上门服务都会不定期有督导专员进行监督,确保企业秘书的工作如实开展。
“在项目的推进过程中,达州高新区纪工委的督导专员会随时跟我们交流,询问项目秘书的工作情况,这也让我们对于‘项目秘书’工作更加放心。”达州茂源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
“基层监督重在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推动解决问题,以常态化监督促进企业秘书工作顺利进行,让企业真正受益。”达州高新区纪工委督导专员毕全红说。
通过加强监督检查健全完善企业(项目)秘书工作督办力度,督促企业(项目)秘书更好地履行为企业的服务职能和服务承诺,践行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服务理念,确保企业发展更加顺畅,最终实现营商环境的提质提档。
减休息加服务
“企业如今的原材料买入和产品售出都存在运输难的问题,希望部门能帮助协调解决一下。”不久前,南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来到达州高新区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走,我们一起去企业现场看一下。”初步了解情况后,达州高新区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工业科负责人严星随即前往南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核实情况。
走进企业生产车间,严星在详细询问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后,现场与企业负责人进行了会商,并就原材料、产品进出困难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下班、周末能都找到‘娘家人’,真的很暖心。”南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办公室负责人李丹表示,为完成滞后的订单任务,企业正在加班加点忙生产,部门能全力保障,真是帮了大忙。
无独有偶。达州唯特高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想申报节能降碳项目,但不知道如何“下手”。为此,达州高新区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工业科变“被动”为“主动”,利用下班时间加班,帮助企业整理申报材料,并于近日顺利完成提交。
一声声感谢的背后,是达州高新区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创新提出的“减一加三”工作法的切实推进。
企业的问题诉求理应在工作时间完成,但为方便企业办事,达州高新区科学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局创新推行“减一加三”工作法,主动延长服务时间,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为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我们每周减一天休息日,每周工作日加班3小时,通过加码服务时间、细化工作举措,将更多精力扑在送政策、送服务、解难题等方面,为企业送上‘及时雨’、‘雪中炭’。”严星说。(王灿然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