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是时间的标尺,也是发展的刻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这“三件大事”,引起了达州党员干部群众的强烈共鸣。
做红色资源的推动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份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具有深刻洞察力、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报告。“我看到,我们小区快递小哥都在关注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全国上下都对这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报告充满期待,对党中央充满信心,对我们党有至诚的认同感和发自内心的拥护。”市委党校副校长郑丽天说。
回顾过去一百年,我们党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始终坚守初心使命。作为教育工作者,郑丽天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最懂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最愿意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奉献一切的使命型政党。达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达州的红色历史与全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是一脉相承的。
郑丽天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定会把达州丰富的红色资源、厚重的红色文化切实转化为推动达州创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的精神动力,扎实做好党性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把红色资源转化成达州发展的金山银山,让达州红色教育在全国有影响、在四川有美誉,让革命老区成为让党中央放心的稳固的人民江山。
群众眼中的新时代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凉水井社区党委书记段晓月听完后,热血沸腾、深有感触。十年砥砺奋进,段晓月和社区干部群众亲身体验并见证了达州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居民生活环境更加安心舒适的全过程,市民文明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发展越来越和谐。
“我们这的储运苑小区,以前是一个单位的家属院,后来破产改制加上几经变迁,住在里面的人早就变动了。楼院没人管,基础设施又落后,住户各自为政在院内搭建违建物,脏、乱、差现象随处可见。”段晓月回忆道,后来在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储运苑小区改造升级,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小区推选了楼院长,成立了小区居民自治组织,建立了志愿者服务组织。现在,小区从没人愿意管变成了居民积极参与管理,邻里相处和谐友爱,这是达州发展进程中一个真实缩影和写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如今,达州已从往日的“光灰城市”蜕变成了大家心中的宜居之城。“现在环境变好了,空气清新了,公园变多了,6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免费乘坐公交,办事方便快捷,市民素质提高,邻里互帮互助,处处体现出新时代新风尚。”段晓月感慨,逐步完善的制度保证、坚实的物质基础、丰富的精神力量,切实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
“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当天,不少居民自发到社区会议室看直播。我在凉水井社区工作了19年,深刻地感受到大家对身边的一切,不再是‘自扫门前雪’,而是积极主动地加入其中。”段晓月表示,接下来,她会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干好社区工作,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社区力量。
汇聚更多同心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令我们倍感振奋。”万源市猫坪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许馨月仔细聆听完二十大报告后,心潮澎湃。
村民们的心声在报告中都有所回应。“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带领乡亲们实现乡村振兴,是我们党员的本分。”许馨月说,她会一边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一边把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田间地头,汇聚更多推进乡村实现全面振兴的同心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我们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更加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许馨月表示,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一定扛起乡村振兴责任,时刻心系群众福祉,努力走出文旅协调新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的事当作头等大事一件一件办好,把人民群众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一步一步推进。(蔡尧 丁畅 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