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7日,一场由达州市商务局、达川区人民政府主办,达川区商务局承办的“达州市达川区2022巴渠美食文化啤酒节”在达川区三里古街激情开幕。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在这个激情似火的夏季,畅享美食,畅饮美酒,将达川区的夏日消费推向新一轮高潮。仅10天时间,客流量就超过25万人次,销售额1600余万元。
此次美食文化啤酒节,是近年来达州市商务局大力发展商务经济、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商务工作联通内外、贯通城乡、对接产销,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达州市商务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商务厅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大开放、大流通、大商贸”战略,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聚焦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现代服务业中心、四川省区域消费中心和西部内陆开放高地,在服务业量质并举中壮大“块头”,在消费市场扩需提能中厚实“家底”,在对外贸易转型升级中做大“版图”,全市商务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奋力争先进位
交出跨越发展“靓丽答卷”
十年来,达州市商务系统奋力争先进位,交出了跨越发展的“靓丽答卷”。全市商务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占比显著提升、贡献明显增强。
服务业增加值实现大跨越。今年以来,全市商务系统全力克服疫情、高温限电和复杂的国外贸易环境等不利因素,全市商务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1—6月,服务业增加值实现550.7亿元,增长3.1%,居全省第10位;1—8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7.7亿元,同比增长2.9%,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货物进出口总额实现53.53亿元,同比增长68%,总额、增速均居全省第8位。
十年来,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281.28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105.1亿元,增长292.9%,服务业占GDP比重从24.8%提升至47%,几乎占据GDP半壁江山。全市纳入统计范围的规(限)上服务业商贸企业达1427家。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大突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12年的429.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81.5亿元,翻了3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全市电子商务销售总额达195.74亿元,网商总数达37550家,带动就业人数29.33万人。对外贸易实现大发展。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11.54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51.54亿元,翻了4.5倍,对外贸易经营权备案企业从25家发展到648家。
大力提能升级
书写高质量发展“时代篇章”
十年来,达州市商务系统大力提能升级,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推动消费升级、服务业提质、会展业壮大、外贸扩量,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消费结构持续改善。居民消费从“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从2012年的45.1%下降到2021年的34.3%。从零星分散商业网点到一站式购物商业综合体,2017年至2020年,罗浮广场、升华广场、仁和新城相继开门迎客,好一新奥莱购物广场、红星大卫茂购物中心、巴渠美食街等即将完工,星巴克、川东北国际名品馆等相继开业,建成川东首个5G智慧商业综合体项目(达州5G云商城罗浮广场线下体验店)。成功纳入2020至2022年四川省消费中心城市(全省仅10个)。
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我市成功获批全国首批商品市场优化升级专项行动试点城市(省内唯一市州),被省委、省政府评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市,出台了《达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成功培育通川复兴商旅拓展区和达川杨柳集聚区两大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和全国百强二手车市场(吉鑫二手车交易市场),引导世纪隆、“七星椒”等企业到邻近省(市)发展连锁经营,“巴山妹子”家政服务品牌享誉省内外。
展会品牌越叫越响。共组织3500家企业参加惠民购物全川行、川货全国行和万企出国门活动,开展各类促销活动188次,实现销售额156亿元,拉动市场消费超200亿元。成功举办第十届中国(达州)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川渝陕浙4省9市3区2县分别组团参会参展,17个省(市)3000余户企业入场展示展销,人流量突破80万人次,交易额达60.7亿元(含合同协议金额47.3亿元),签约项目32个,协议金额达255.6亿元。
对外贸易量质齐升。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达州协同改革先行区正式获批,渠县经开区成功创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纺织服装类),宣汉县普光经济技术开发区、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四川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推荐川东电缆、恒辉制衣、川环科技等15家企业成功入选四川省1000户重点培育外贸企业。用足用好RECP规则,与中东、非洲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建立了贸易合作关系。出台了支持加工贸易发展和对自营出口企业贷款贴息、物流补贴、拓展市场、品牌建设等6个方面的鼓励政策。搭建银企对接和信保平台,今年以来为中小微企业补助出口信保费用20.11万元。协调外汇、金融、财政等部门,累计为涉外企业发放贷款5.93亿元人民币,授信14.79亿元人民币。协调海关、税务等部门,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上半年出口退税额超500万元。
十年来,达州商务系统发力新兴业态,奏响了动能转换的“奋进旋律”。积极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动能。一是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从十年前刚刚起步,到现在全面“上线”“触网”,电子商务已经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宣汉、万源等5个县(市、区)先后8次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大竹县电子商务集聚区、万达开数字云创基地被评为2022年度四川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二是外贸新业态活力迸发。加工贸易实现从无到有,现有从事加工贸易企业20余家,贸易总额超30亿元,其中年进出口额超5亿元的企业有5家。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实现零的突破,培育了新华全球购等一批跨境电商平台,实现在达外贸企业办理电子口岸卡本地化。成立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达州协同改革先行区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向上争取下放创业投资企业备案等26项管理事项。
聚力区域协同
走出组团发展“金光大道”
十年来,达州商务系统聚力区域协同,走出了一条组团发展的“金光大道”。破除行政壁垒,商务经济动力更足、活力更强。
万达开联系更加紧密顺畅。开通了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开辟了经我市至万州港长江货运出海新通道,正加快共建万州新田港二期项目,实现“借港出海”到“建港出海”的跨越发展。联合万州、开州等地签订《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深化经贸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和《共建川渝地区北翼开放重要窗口备忘录》等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共建秦巴、三峡地区农产品、中药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协作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等贸易新业态新模式,从“单打独斗”走向“抱团发展”。组团参加万州烤鱼节、三峡柚子节、垫江石磨豆花节等区域性节会展会,加快构建“协同共进”“水涨船高”的会展经济共同体。
东西部协作更加广阔务实。务实推进“达菜入舟”和“舟鲜入达”工作,采购运输本地土豆、冬瓜、辣椒等10余类品种1700吨蔬菜销往舟山,带动万源和宣汉等地收入困难群众人均增收568元,鼓起了山区群众的钱袋子。在复兴环城好一新批发市场,高标准建起了达州海鲜集散中心和海鲜美食广场,舟山海鲜走进达州,走进了市民生活。
川东北合作走深走实。联合川东北五市印发了《川东北经济区推动商贸经济合作工作方案的通知》,建立了定期会商机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组队参加了川东北第一次联席会议、川东北经济区商务工作联席会,组织了10余家企业赴南充参加2019年中国西部丝绸博览会。
站在又一个十年发展的历史潮头,达州市商务系统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务实作风、拼搏状态、创新举措,奋力促消费、育主体、扩开放、优环境,努力为达州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培育省域经济副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欧迪勇 陈首江 熊廷江 何维锋)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