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啊,你们很辛苦,只要下大雨随时都来看情况,如果没有听你们的话,恐怕人已经没了。”10月6日一早,经历一天一夜持续强降雨,开江县回龙镇陈家沟村支部书记李春来和监测员向阳来到灾民安置点了解安置群众情况,村民胡端清紧紧拉着两人的手表示感谢。
10月4日11时31分,开江县自然资源局发布第8期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计4日晚上到6日晚上将有大到暴雨(30-80毫米),最大小时雨强20-30毫米。4日11时开江县发布地质灾害风险黄色预警(3级)。
“陈家沟村1组邓家店子有3户村民房屋背后的山坡有崩塌的风险。”接到地灾风险预警后,监测员向阳立即前往自己负责的邓家店子一带进行巡查,并将发现的情况上报给了该村支部书记李春来。
“因为这一块儿属于切坡建房,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要随时查看房屋背后的山体情况。只要一下雨我就跑去看,3号去观察还没有什么异常,4号过去,那一块山已经出现轻微的裂痕。当时心头一紧,觉得再这样下去可不妙,赶紧把情况上报给了村里。”事后向阳回忆道。
接到上报后,李春来立即召集村组干部,有序组织群众紧急撤离,主动撤离避让群众6户19人。10月5日8时25分,回龙镇陈家沟村邓家店子3户村民房屋后危岩发生崩塌,因提前转移避让,实现了3户8人成功避险。
像这样的成功避险不只一次。今年以来,全市经历8次区域性降雨,平均降雨量1074.5毫米,累计发生地灾灾情6起、险情20起,因预警及时提前转移受威胁群众,实现成功避险4起,其中大竹县1起,开江县1起,达川区2起,成功避免12户27人因灾伤亡。截至目前,全市无一人因地质灾害造成伤亡。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宁可备而无用,不可用时无备。近年来,我市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不断探索,持续深化防治体系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健全完善群测群防体系,按照“市包县、县包镇、镇包村、村包组、干部包户”原则,逐级压实责任;严守24小时值班制度,强化风险预警;全覆盖开展地灾防治培训演练工作,提高防范能力;同时,充分发动监测员及群众昼夜加密开展隐患巡排查,和共守平安家园。通过一系列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方法,构筑起稳固的御灾防线,使我市的“防抗救”综合能力大幅度提升。
此外,为了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监测员和群众参与地质灾害防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今年9月,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达州市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暂行规定》,建立起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奖励机制,对在我市境内为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奖励。
据悉,《规定》明确奖励对象为首先发现地质灾害前兆信息,及时报告或主动采取应急处置措施,避免因灾人员伤亡的个人和单位。物质奖励采取发放奖金的方式,市级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个人最高奖励8000元,单位最高奖励1万元。《规定》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对于今年4起成功避险,我市已对个人和单位进行了物质奖励。(王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