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晚秋生产对确保全年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丰收至关重要。入秋以来,通川区抢抓时节,利用水稻、玉米、大豆等大春农作物收割后的空闲地,抓好晚秋粮食生产,为圆满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保持两米距离,并顺着田头打线,既保证了秋洋芋的生长空间,又便于成熟后机收。”9月13日,在金石镇金山村,农技人员就秋马铃薯种植模式、种植密度、施肥管理等进行现场指导,进一步提升秋马铃薯种植的规范化、标准化。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有序进行打线、开厢、打窝、播种、施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作景象。
“今年我预计种植150亩秋洋芋,虽然是第一次种植,但心里一点都不慌,因为种子是免费发放的,还有农技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我只管种就好了。”金石镇金山村种粮大户郑金梅说。
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通川区因地制宜抓好晚秋生产,积极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在收完大豆、玉米等大春作物后,及时翻耕土地,多种、种好秋马铃薯、秋红苕、秋大豆、秋玉米、秋杂粮等晚秋作物。
截至目前,通川区已采购650余吨马铃薯种子,免费发放给农户和业主种植,并派出多支农技服务团队前往各乡镇,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晚秋作物种植技术指导。
据了解,通川区今年计划发展晚秋粮食生产8.1万亩,其中秋马铃薯种植面积达5.5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4.8万亩栽播面积。“我们预计9月底全面完成今年晚秋生产目标。接下来,还将组织农技人员持续加强技术指导,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等物资的储备和调度,全力保障好粮食安全。”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杨超表示。(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