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达川区始终坚持“六严六到三加强”工作方法,以“不让一个贫困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为工作目标,多措并举,积极作为,将精准资助与关爱伴行紧密结合,全力做好全区教育资助工作。
自资助工作开展以来,达川区共资助各类困难学生58.5312万人次,发放资助资金29020.913万元;其中,2022年春资助各类学生49019人次,发放资助资金3019.918万,做到“应助尽助”,保障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入学、正常学习,有机会享受公平教育。
严把资助政策关
做到不偏不倚,解读到位
针对资助政策随时代变化而调整的情况,达川区相关负责人认真研读当前从学前教育到大学的各类资助政策,严格把好政策关,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各类学生资助政策的方向、精髓、内涵,做到政策入心,业务精通,给资助工作者、教师、学生及家庭解读时不走样、不偏不倚,切实把这项“爱心工程”“民心工程”的实施落到实处。
严把基础信息关
做到台账清明,不遗不漏
资助要精准,就必须家底清,达川区一方面坚持“一问一访一观察”,通过家长会了解家庭经济情况,下到村舍调查走访,观察学生平常消费水平;另一方面,精准掌握困难学生家庭现状,把好学生信息关,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台账,做到台账清明,困难学生信息不遗不漏。
严把政策宣传关
做到师生清楚,家喻户晓
达川区早谋划、早指导、早实施,采取多渠道、多举措的宣传方法,把好政策宣传关。一是开好政策宣传“开学第一课”;二是充分利用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栏、家长QQ群、微信群、当地人民政府网、广播电视等宣传平台;三是印发资助政策宣传单、宣传标语;四是资助人下沉到各个乡镇街道利用赶集天发放宣传资料;五是开通资助工作热线电话;六是积极与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协调沟通,全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多形式宣传资助政策,把宣传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做到家喻户晓,真正让学生、家长明白该不该享受、享受什么政策、该怎么申请、享受额度是多少。
严把资格评审关
做到公平公正,应助尽助
达川区严格按照省、市、区困难学生的评审要求,建立健全评审制度,“一校一策”制定实施方案,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和班主任、年级组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以及以班级、年级、学校三级评议(或两级)的评审小组,严格按照评审程序通过学生(家长)申请、班级初审、年级复审、学校认定小组终审确认、张榜公示等工作流程进行全流程阳光操作,确保整个过程公正、公开、公平、透明。
严把资金发放关
做到足额及时,资助精准
为保证困难学生资助资金发放精准,一是通过上报依据、家长抽查等方式严格审核各学校收费标准,做到资助资金精准;二是帮助部分困难学生办卡、补卡;三是积极与财政、银行协调沟通,及时修改打卡失败困难学生信息,保证及时足额将资助资金打卡发放给困难学生。
严把落实督查关
做到风险防控,立行立改
教育资助是一项惠民工程,事前必须做实、做好,事后必须严格督查,坚决保证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到位。采取听取汇报、实地查看、查阅档案、家庭走访、电话抽查的方式开展工作;坚持公民办所有学校年终“全覆盖”;坚持督查从政策宣传到档案归档“全过程”;坚持失责必查,失位必究;坚持有问题立行立改,逐一销号清零。
加强资助队伍建设
夯实基础阵地
资助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标准越来越精细,这就对资助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提出更高要求。一是学校按照文件要求,成立资助工作办公室,配置资助办主任及工作人员(专兼职并行);二是明确校长、分管领导、资助办主任工作职责,做到资助工作有阵地、有人做、有保障;三是加大资助工作的培训力度,提升基层资助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实现资助工作的智慧化管理;四是创新改进学校基层资助工作方式,赋予资助办主任组织权力,每学期对班主任、科任老师给予资助工作专项考核,纳入学期(年终)目标综合考核,以便充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形成齐抓共管的资助工作新局面;五是对长期战斗在资助工作第一线的工作成绩好的给予两年一次表彰,纳入年终目标绩效考核和个人晋档升级的依据,保证资助队伍的稳定。
加强学生感恩教育
显现资助成效
资助对象有一定的特殊性,部分学生心理自卑,甚至还有心理障碍,达川区密切关注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感恩教育。一是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孤儿、单亲、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档案,分类施教,并做好教育记录,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献爱心教育活动,帮助这些学生转变不良心理,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自觉克服自卑心理;二是开展“励志、诚信、感恩”主题教育活动,以现实生活的典型事例感化他们、引导他们、激励他们,培养受资助学生的感恩之心、责任感、使命感,让他们在受资助的同时,不断激发出主动成才的内生动力,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社会的感恩之情,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励志成才,回报社会。
加强资助档案建设
规范资助管理
资助档案是资助精准核查的有力依据,也是提升资助工作质量的重要保证。
为了加强资助档案规范管理,一是出台了资助档案归档文件,明确归档内容、归档顺序、管理职责;二是学校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三是设置档案台账,历年资助工作条理清晰,排列有序,查找方便;四是强化档案管理纪律,严格按规定和程序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保管学生资助业务材料,确保归档材料的完整、安全。(陈鲸印 杨秀琴 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