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23.92亿元,同比增速4.1%,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5.8%,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全市新设市场主体2.05万户,同比增长2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呈现出“稳中有升,趋势向好”的良好局势。
尽管面对跌宕反复的新冠肺炎疫情等种种困难,我市各地区各部门通过各种手段稳预期、强信心,助力市场主体迎难而上、共克时艰,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其中,市场监管部门也冲锋在前。今年以来,我市市场监管部门坚决扛起“稳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促民营发展”政治责任,综合运用“加减乘除法”,统筹使用市场监管“工具箱”,全力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降本增效,助推民营经济平稳健康高质量发展。其积极推进助企纾困政策落地落实的达州经验受到了省政府、省民营办、市委、市政府的肯定表扬。
惠企政策做加法帮助企业蜕变提升
四川川竹食品有限公司原是大竹县一家做醪糟曲子的家庭作坊,产品质量并不稳定,导致销量也受限。达州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其提供了点对点的帮扶。食品生产监管科派员现场指导公司对生产厂房、设备设施、生产工艺流程、产品执行标准、食品安全专业人员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按照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在行政审批科的联合帮助下,由食品生产科组织专家制定出《达州市甜酒曲生产许可审查方案(试行)》。经过共同努力,公司最终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顺利实现“个转企”质的转变,产品质量和销量都获得了大幅提升,各级抽检监测批批合格,销售收入由家庭作坊时的每年几万元提升到了现在的近100万元。
解决企业发展的实际困难,是市场监管部门助企纾困的重要任务。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才能促进企业发展,但企业的实际困难究竟是什么:是缺少资金扶持、缺少专利技术,还是缺少高端人才?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此,达州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级相关部门,深入市场主体及民营经济运行状况专题调研。调研组走访了我市多家民营企业,其中既有宏隆肉类这样的老牌强企,也有川竹食品这样的前家庭作坊,调研组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调研报告。
这份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为达州民营企业精准画像,详细描述了达州民营企业的现状、困难与发展建议,完全符合达州实际,得到了省市场监管局的批示肯定并上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调研报告的相关建议被《达州市攻坚“开门红”全年稳增长12条政策措施》《达州市进一步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十条措施》等吸纳,让我市出台的惠企政策更加地贴合企业需求。
以调研报告为参考,市市场监管局还研究出台了《市场监管稳经济增长保市场主体十二条措施》等政策。大量惠企政策密集出台,为让企业能更快更好享受政策,市场监管部门以“服务员”与“娘家人”的心态做好宣传协调,制作“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直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0.3万份;牵头市级部门开展助企纾困政策解读网络直播活动,总浏览量超过550万人次,分行业召开企业纾困政策辅导对接会,收集企业政策需求及困难问题29项。
以调研报告为研究对象,市市场监管局实行“一企一策”,精准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质量发展科为重点企业制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点对点、面对面、零距离的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已提供检验、检定服务4000余台(次),减免企业费用50万元。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科针对我市家用小电器生产企业四川多得利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组建了产品质量技术帮扶团队,定点帮扶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补齐企业生产经营和生存发展困难等问题短板。药品化妆品流通监督管理科针对高温线下经营困难等问题,帮助康佰佳医药有限公司等32家药品经营企业开展多途径经营新模式。食品生产监管科已帮助11家企业实现“个转企”,涉粮食、茶叶、酒类、蔬菜等多类别食品生产加工。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邀请专家为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把脉会诊”,帮助达州呈现义齿加工部、鑫宇义齿有限公司两家生产企业强强联合……
在各项惠企政策的激励和市场监管部门真切的帮扶下,2022年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23.92亿元,同比增加62.69亿元;增加值增速4.1%,高于GDP增速1个百分点;占GDP比重65.8%,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82.5%,同比提高11.2个百分点,全市9万余户市场主体享受惠企政策,涉及金额27亿元。
办事效率做乘法
企业准入门槛更低
“张先生,你们的营业执照我们已经办理好了,请你收好哈。”“一个半小时就办好了,你们办事效率真的很高!”8月23日上午10时许,港资企业金之鼎(四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张勇波来到达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市场监管局窗口办理外资公司设立登记手续。从材料准备、现场办理到拿到营业执照总共耗时1.5小时,窗口工作人员全程帮办,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并免费赠送企业印章,让企业感受到了登记注册和行政审批的便利度。
通过“最多跑一次”改革,如今企业开办与登记注册等环节已实现“脸好看,事好办”的“熟人效率”。建立了招商引资暨重大建设项目登记注册绿色通道,健全代办帮办、远程指导、上门服务等机制,让企业登记时间压缩至1个半小时,网上办件率提升至75%。将企业登记、申领发票和税控设备、参保登记等“多合一”,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印章和税控设备,多地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探索“一业一证”改革,将食品经营、药品经营、食品生产等准入许可和营业执照“合并办理、一并发放”。探索“跨区域通办”模式,万达开三地市场监管领域42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异地办”。
市场监管部门还充分实现了“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政策,积极探索推行“一址多照”“集群注册”,切实解决小微企业和新业态企业无经营场所办照难题。市场监管部门报请市政府批准作出了市场主体禁设分类处置的决定,对31处禁设区域通过直接取消、到期取消、保留执行、予以规范进行分类处理。作为解禁区域之一的达川区石梯镇,7月27日,迎来了新的市场主体——达州市达川区琼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解禁决定公布后,登记注册科整合资源,梳理各项政策、规范,靠前指导企业在解禁区域完成登记注册,获得营业执照。截至目前,解禁区域共新设市场主体1000余户。在市场监管部门的大力鼓励下,今年上半年我市市场主体发展整体呈现“逆势增长、趋势向好”特点,全市新设市场主体2.05万户,同比增长2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2个百分点。其中,新登记企业0.53万户,同比增长28.4%。
保驾护航做除法
打击违法绝不手软
对于普通企业,市场监管部门是贴心的“服务员”与“娘家人”,但面对扰乱市场秩序、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时,市场监管部门还有铁腕治乱、利剑出鞘的严厉一面。
今年以来,强化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刚性约束,及时纠正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依法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公平竞争行为,打通市场交易壁垒,促进公平公正采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全市立案调查不正当竞争案60件,已结案54件。
聚焦市场主体反映较为集中的乱收费问题,以行业协会、商会及中介机构、公用企业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涉企违规收费和水电气等公用事业领域价格秩序专项整治,全市查处涉企收费案件7件,退还价款150余万元,没收53.26万元、罚款32万元,为企业减负150余万元。
加大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查处案件60件,罚款57万元。开展知识产权保护“蓝天”行动,高效运行市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66件,涉案金额134万元,切实降低企业维权周期和维权成本。
一面做贴心包容的服务员,一面做铁面无私的执法者,达州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打好这套市场监管“组合拳”,全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为稳住经济大盘、助企纾困解难、助推经济发展贡献市场监管更大力量。(刘继霞 刘强)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信息公开入口 达州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蜀ICP备05031156号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231号主管:达州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5117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