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的高温天气,把达城街头、公园的绿化带及花草树木“烤”得无精打采。为更好地抗旱保苗,以防植物“中暑”,市园林处积极行动,采取洒水车喷灌、自动喷淋设备和人工浇灌相结合的方式,给城区绿化植物“止渴解暑”,以确保苗木顺利度夏。
8月23日晚上9时许,在达城塔沱湿地公园入口处,自动喷淋设备已开始给草坪补水降温。另一边,市园林处的工作人员也正忙着用水管给人行道中间的绿化带“解渴”。只要一靠近已完成浇灌的绿化区域,就能明显地感受到一丝丝清凉。而在塔沱交通渠化岛、金南大桥下转角草坪和快速通道出入口等地为苗木解渴降温,工作人员则采取洒水车喷灌的方式。
“今年夏季的高温天气比以往来得早、持续时间又长,所以我们在6月底就启动了抗旱保苗工作。白天浇灌,不仅蒸发快,还非常容易导致植物根系被烫伤,因此我们每天都是在晚上8点到第二天上午9点半之间,分三班通宵作业。”达州市园林处滨河游园管理所所长付俊达介绍,他们采用多种方式作业,就是要确保区域内的每一株植物都被浇灌透。
23日晚上11时许,在老城区大西街,工作人员正拿着水管为道路两旁的行道树浇水。“这些树补水,需要水管深入到泥土里,等水漫出来,再慢慢渗透下去才行。这条街上有近80株行道树,每一株至少要花两分钟时间。”达州市园林处城市绿化管理所副所长郑元贵告诉记者,浇灌方式、频次与水量都是根据天气情况以及树的特性和耐旱性来决定,这样才能确保每一株植物能补充到足够的水分,以确保它们的正常生长。
据郑元贵介绍,当晚这一班最后一处作业地点在老车坝街心花园,基本上要用掉一车水。因为那里种栽的全是草本植物,除了被太阳炙烤,还要吸收不少过往车辆散发的热气。如果浇水不到位,极易折损。
24日凌晨1时许,市园林处的工作人员系着安全带,坐在作业车车顶上,用高压水枪浇灌老车坝街心花园的植物。这里工作完成之后,作业车将交付给下一班工作人员,前往下一地点继续作业。
据了解,市园林处中心城区绿植管理面积约335万平方米,行道树约1.8万株。今年6月底,市园林处就启动了抗旱保苗工作,将抗旱浇水养护作为当前园林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各养护单位根据天气和不同的地理条件对浇水时间、浇水频次、浇水量进行精准施策,根据不同植物采用喷灌、滴灌、灌根、人工浇灌等方式,做到全覆盖、无遗漏,以确保绿植安全度夏。针对今夏极端天气,近期市园林处又增加了人力和机械设备,每天出动人员150余人次,洒水车75车次,每天浇水800余吨。(蔡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