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化“建管运”专项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理顺开江县现代农业园区运行中存在的运行机制问题,推动加速建成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市农业农村局在充分征求市级相关部门(单位)和开江县意见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市场化“建管运”专项改革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改革工作方案》),已经市委深改委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一、出台背景
按照《中共达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原创性原动力改革工作安排的通知》(达市委改发〔2022〕3号)精神,我市在全市开展摸底调研,发现开江稻渔园区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管理协同不够、建设资金不足、农事服务不优、集体经济不强等问题,为理顺稻渔园区运行机制,将其确定为原创性原动力改革试点,探索以市场化建设管理运营模式,整合资源、健全机制、创新模式,推动园区高效运行,助力成功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改革目标
通过园区集成改革,到2023年,园区集约管理、市场经营、集体经济抱团发展、社会化农事服务“四大体系”全面形成;力争到2024年,园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以上,基本建成田城开江“展示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共同富裕“先行区”,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三、重点任务
主要从4个方面开展16项工作。一是构建集约高效的运营管理体系。成立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和开江县稻渔现代农业产业园党工委,架构“领导小组+党工委(管委会)+乡镇”管理体系。出台现代农业产业园运行管理规则,明晰职能职责和管理模式。成立开江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专项监督工作组,对园区规划、建设、发展全链条监督。二是建立“国有资本+集体资本+社会资本”市场运营机制。以市、县属国有企业为主体,建立市场化的投资运营平台,统筹整合园区内的出让收入、新增税金、资源资产、基础设施和融资指标。开展“三变”改革,将财政资金投入作价量化,由村集体经济和国有企业分别代持占股经营。鼓励国有企业采取入股分红、注资混改、持股孵化等方式,广泛吸纳社会资本投入。三是完善社会化农事服务体系。搭建集劳务服务、生产托管、农资购销、技术服务、农业气象、便民服务、快速金融、科技创新、信息云等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整合基层服务组织,出台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政策。设立园区产业发展基金,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提高水稻保险保额。成立粮油、稻渔、水产产业发展农技服务队,采取“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一批园区发展领军人才和专家团队。四是健全活权拓能的集体经济发展体系。探索建立园区村集体经济发展公司,引导村集体推进“三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动村集体经济开展合作经营,建立合作组织,多元化拓展增收渠道。制定园区项目投资管理办法,财政直接奖补改为股权投资、设立基金、购买服务、承担保险、贴息等方式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调整优化村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机制,推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报酬制度,切实保障成员利益。
四、保障措施
因该项改革工作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对跨层级、跨部门的协调要求高,为保障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现,解决改革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改革工作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适时动态调整强化执纪监督四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解读机构:市农业农村局
解读人:何国君
联系电话:0818-2388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