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2日,国务院出台《“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地布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数据中心集群。
省政府支持达州建设全国数字经济协同发展示范区,重点依托达州高新区,布局建设3000个机架的城市内部数据中心,打造大数据区域协同创新基地。
达州高新区作为发展主阵地、主战场,坚持以市委“157”总体部署为指引,深入实施园区“12345”发展战略,构建了以数字经济等为主体的“3+1”产业发展体系,聚焦智慧车间建设、物联网系统改造等板块,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抢占数字经济新赛道,加速迈入数字经济新蓝海。
◆夯实数字基础◆
7月14日,首届成渝数字引擎大会暨中国达州数字经济发展推介会在达州举行,成渝两地数字经济相关部门及国内百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共聚一地。
达州高新区作为此次大会的分会场,也迎来了全国各地知名数字经济企业代表到企业、看现场,直观感受数字经济跳动脉搏。
在随后的推介会上,入驻投产的数字经济企业代表分享发展心得、提出建议,受邀企业代表现场提问题,与会领导现场回应并作详细推介……
将目光聚焦到会议背后,总能读懂活动发生的缘由。
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创建“全省数字经济发展先导示范区”目标,明确以“市区共建”模式,集群集聚支持高新区数字经济发展。达州高新区主动承接国、省、市战略,高起点规划了总投资180亿元、占地2888亩的数字经济产业园。
“恋上”数字经济,是达州高新区对当前与未来、现实与梦想的充分考量。
为加快蓝图变现,需搭建推介会这样的平台借“外力”,更需铆足力气练“内功”。
达州高新区成立了独立行政机构——达州高新区数字经济局,并通过招录、引进等方式,配齐配强工作班子,并先后出台《达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人才津补贴申领办法》等配套文件,推动“十百千”人才招引计划落地,同步规划建设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科技园,依托高等院校,链接川大、电子科大等川内知名高校,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电科研院等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合力共建一批国省级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载体,合力打造数字人才集聚洼地。
据了解,目前,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完成一期路网、公园等建设,智慧楼宇、“城市大脑”正加快实施,预计建成后可容纳企业200家以上。
◆丰富应用场景◆
达州高新区作为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区域产业经济的重要引擎,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逐浪新蓝海?将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成为全市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增长极是破题关键。
“我们将全面发展数字经济三大产业集群,以数字要素驱动产业集群和数字化效率提升产业集群为核心,选择一批数字化程度高、示范性强的数字产品制造企业落地,打造达州数字经济产业核心展示窗口。”达州高新区数字经济局局长潘俊臣说。
截至目前,达州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已招引落地百度智能云、斯伯文化传媒等数字企业11家,并与浪潮云信息、大华技术等5家龙头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正加快前期工作。
据了解,百度智能云是达州高新区首个具备千人规模的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产业基地。达州高新区计划依托百度等头部企业,基地重点发展数据标注、存储及交易,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加快产业链打造,解决达州高新区就业,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生态体系形成。
“2022年3月落地达州秦巴智谷数字产业园,6月正式运营,”百度智能云运营人员陈薪旭说,“目前,公司首批300名员工已入场开展人工智能数据业务。”
数字经济中的高新故事还在继续。达州高新区还计划将新材料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和现代物流产业园打造成为达州数字经济场景应用示范区,重点开展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数字农业三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升级试点示范打造。
新入驻并即将投运的达州跨贸街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将依托达州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打造集线上注册、备案、通关及信息共享、金融服务、智能物流、电商信用、统计检测、风险防控、质量追溯等相关功能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
新入驻的四川泰合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装修工作即将结束,即将在8月投入运营。届时,达州高新区将新增一家年产值规模1亿元以上,集研、产、销于一体的综合性短视频电商企业。
◆实现转型驱动◆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达州高新区还在不断加码。探索推进数字赋能实体产业,也是落实多重战略部署的具体举措。
达州高新区紧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目标,以工业互联网建设为主要抓手,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不断推进企业生产端、平台端、产品端“三端协同”,全力打造“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示范基地。
智能化运行的生产车间实时呈现、互联网数据实时共享生产订单状态……四川兆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内,ERP、U8、MES三大系统软件实现了供应链与工厂、工厂与客户之间的有效串联。
无人值守称重、无人值守取样、智能检测留样……达州茂源建筑材料有限公司运用公鱼互联云平台,实现了混凝土生产从原材料入场、入仓,到产品生产、取样,再到成品检测、分析及物流配送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
当下,达州高新区正以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赋能为切入点,从龙头企业、中小企业“大小两端”协同发力,推动“制造”向“智造”转变。
传统工业的数字赋能步伐也在加快。据了解,达州南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先后花费800余万元,对生产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生产环节达到了60%的智能化。
“以前进行染料配液,前后共需要30余人,现在有了数字化的配液系统,配制染料只需要4个人就能轻松完成。”谈起数字化改造,染料配制工人们纷纷点赞。
“数字化改造资金还将继续投入,最终目标是实现全生产环节的智能化。”达州市南国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李丹说。
打造高端制造聚集地也是达州高新区锚定的目标。
境内金垭机场正式通航,河市机场正加速向通用机场转型;成南达万高铁加快建设、西渝高铁即将开工,并“十字交汇”设站,达州高新区将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双高铁”“双机场”的园区。借力四川电子信息产业坚实的基础,达州高新区将聚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园和空铁产业园。
未来,达州高新区将把两个产业园打造成为达州数字经济高端制造聚集地,重点发展光电显示、电子元器件、传感器、智能车载、智慧教育、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
站在数字经济发展时代的潮头,达州高新区正朝着既定目标,乘风破浪、勇毅前行!(刘姣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