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如期成功复产,为上海复工复产输送能源,我们倍感自豪。”连日来,普光气田生产的天然气沿“川气东送”的管道一路向东,中原油田负责人张庆生近段时间一直揣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普光气田作为“川气东送”工程主气源地,为包括达州在内的沿线六省二市80多座城市、2亿多群众、上千家企业提供清洁能源,安全高效环保完成停产技改检修任务并如期“重启”实现复产意义十分重大。6月9日,普光气田井口气、净化气和外销商品气产量分别为2500万立方米/日、1875万立方米/日、1750万立方米/日,天然气产能全面稳定,相关重要指标达到技改检修预期,标志着这个国内最大的海相酸性气田全面迈向3.0时代。
提前筹划各方协同全力抓好停产技改检修
自2009年投产以来,普光气田一直是四川清洁能源的生产大户、效益大户,持续保持高产稳产态势。
然而,高产能背后是高风险:气藏硫化氢含量高达15%以上,加上长年持续生产,气田面临着设备腐蚀、系统硬件老化、水洗脱氯装置到期法检等需停产才能消除的风险隐患。
按照开发规律及中石化相关规定,普光气田于2016年5月进行了首次全面停产检修,今年到了第二次全面停产技改检修的时候。5月10日至5月31日,气田进行全面停产技改检修,至6月4日实现安全、环保、全面复产一次成功。
“现场攻坚22天,但检修工作其实早就开始了。”检修现场总指挥王飞介绍,从普光气田召开停产技改检修讨论会到技改检修全面展开,足足19个月的前期筹划,为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工程蓄力聚能。先后协调解决186个难点,细化形成7个阶段方案及9776个子项,先后开展2轮54项推演,实现了安全技术交底、全员持证上岗和人员、车辆、设备、机具的精准到位。
与此同时,国内多点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停产技改检修工作造成了巨大影响。普光气田按照“宁严勿松、方法科学”的指导思想,对普光工区实行闭环管理,连续开展3轮全员核酸检测;组建疫情防控和健康管理专班,24小时进驻现场值班服务;在门岗、路口和施工现场设置督导点,加密督查;将提前储备的15万只口罩、200千克医用酒精、600瓶84消毒液精准发放到一线。一系列举措稳定了人心,稳住了队伍。
然而,多项关键物资因疫情被阻隔在外地。关键时刻,达州、宣汉两级党委政府给予了普光气田重大帮助,保证了关键物资及时、足额到位,确保了技改检修顺利实施。
“此前,上海罗克韦尔生产的大湾SIS机柜因上海实施‘静态管理’,无法交货。我们与达州市、宣汉县积极协调,打通绿色专用物流通道,将机柜按时送达现场,彰显了企地之间的鱼水亲情。”王飞说。
党员带头引领打造高含硫气田检修普光样本
技改检修过程中,按照1个整体监管、3个HSE保障、,1个应急监护、2个第三方安全技术服务的HSE方案体系,普光气田制定“7+X”每日风险清单,全力打好“监理监督、第三方专家指导、属地单位全过程管理、普光分公司重点监管、集团公司相关领域专家全方位督导”的管理组合拳,狠抓“低老坏”问题整改,查改各类问题256项,实现了“质量事故为零、技改检修质量合格率100%、焊口一次合格率超国优”的质量目标。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普光工区成立了“1+3+7+22”指挥机构及“1+7”临时党组织,检修工区创建党员责任区20个,组建党员突击队25支,确立党员攻关项目41个,全体党员围绕停工复产、集气总站清淤、SIS系统改造等急难险重任务,冲锋在前、奋勇攻坚。
在短短20余天时间里,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28家承包商3000多人集结工区,昼夜奋战,顺利完成5项检修、3项技改、2项新增工程和9776个子项目任务。
“这次停产技改检修,我们不仅向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交上了满分答卷,还打造了国内乃至世界高含硫气田停产技改检修‘普光样本’,持续引领了高含硫气田从勘探开发、工程建设、生产运行到停产技改检修全流程的核心技术。”王飞说。
目前,在达成高质量消除隐患、系统迭代升级的条件下,普光气田正以更加稳定可靠、更加安全环保的崭新面貌向长江经济带源源不断输送着清洁能源。(桂丹倪 杨君 施兴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