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按下城市品质提升“快进键”,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去年以来,开江县对建成区道路人行地砖等全面提档升级,高质高效推进道路改造提升工程,用大砖换小砖,焕然一新的街道“焕”出了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前铺设的小砖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松动,还不防滑,遇到雨雪天气稍不留意就会被滑倒。只要一松就成了‘跷跷板’,踩起水溅一身,下雨天生怕踩到‘地雷’。现在,小砖换成了大砖,走在上面平稳,也更舒适。”市民唐先生告诉记者。
“从去年4月开始,为推进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创建工作,全力冲击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打造洁、净、美、畅、通的人居环境,建成区人行道拟更换地砖约11.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500万元,目前已完成70%的工程量,计划在2023年全面完成。新铺设的地砖有几大亮点:一是设立阻车石,避免车辆碾压,造成人行道破损;二是人行道树种多样化,形成一街一景。”县住建局副局长卢有富向记者介绍。
“管理如何跟上?人行道地砖破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每次都是市民发现提出了,才去修复解决,这中间是否存在‘四心’作风问题,怎么从源头上做好精细化管理?”针对记者的提问,县创建办专职副主任曾斌表示,一是出台“片长”大包干工作方案,每个区域由一个单位担任“片长”包干,按照“门前三包”、“七清五有”、“九类‘脏乱差’突出问题整治”标准,确保责任区域的环境秩序干净整洁、规范有序,发现问题并上报是“片长”单位的主要职责,由此避免因小的破损维修不及时造成大面积破损,类似这种问题“片长”单位报告职能部门建立维修台账,形成监督及整改闭环管理;二是从市民监督、后期管理中多动脑筋,建立了“随手拍”市民举报平台,实行有奖举报,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在创建工作中发挥市民力量、市民智慧,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