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挖掘机的轰隆声中,斌郎学校新校区的平场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不久,这里将成为一个可以容纳30个班级教学的高质量小学。
这是达州高新区加快推进覆盖城乡的标准化学校建设的缩影,也是达州高新区教育从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狭小办学面积走向现代化多媒体设备、高标准教学楼、塑胶操场的生动诠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路走来,达州高新区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强城镇学校建设,增加教育资源供给,满足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入学需求,积极营造“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良好环境。
教师队伍不断增强、教学课程不断丰富、教育民生不断落实……如今,达州高新区教育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教育事业驶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轨道,现代化教育新格局正加速构建。
强队伍建设充分挖掘教师潜能
4月6日,达州高新区实验学校的录播教室内,小学数学组程霞老师在六年级二班展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公开课。录播室外,小学数学组其他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程霞老师的讲课,时而点头赞叹,时而拿笔记录。课后,数学组的老师又集中在一起,针对程霞老师的教学设计、课堂氛围、教育技巧等提出建议和意见……
为充分提高学校教师的教学质量,这种形式的公开课,达州高新区实验学校每周二至周四都会进行。“我们对语文、数学、理综、文综都开展了常态化的公开课,上一节公开课老师随机抽取决定下一节公开课老师,同一教研组的老师再对公开课老师的表现进行点评。”达州高新区实验学校办公室主任蔡艳说。
“采取多听课、多评课、多学习的方式,从而提升全校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同时还能加强各教研组的建设,促进校本教研的深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达州高新区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说。
教必须强师,教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育质量水平的高低。为锻造过硬教师队伍,达州高新区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全力实施“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工程”,并常态化开展“名师送教”“名师带徒”“跟岗学习”等分层分类全员培训活动,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倾力打造乐为、敢为、有为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同时,还通过评选“最美教师”“讲述教书育人故事”等活动,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正师风”演讲比赛,与社区联合开展“法治宣传”文艺汇演等,把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到依法执教、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实践中。
据了解,2021年,达州高新区先后共有38名教师获得市区“先进个人”称号,其中斌郎学校校长曾红胜被评为市级“十佳最美乡村校长”。
强改革创新稳步提升教育质量
键盘不断敲打,鼠标不断拖动,一个完整可运行的程序框图在scratch编程学习软件中被编写出来,而编写该程序的人仅仅只是一位五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一学期的编程学习后,孩子们已拥有了对无人机进行简易编程的能力。”据该课程授课老师介绍。
为搞好教育提质工程,河市小学从课后服务出发,以课本内容为蓝本,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开发了程序编程、微电影拍摄、美术素描等课程,打开学生视野,让学生在品格、艺体、科创、阅读、综合实践等方面全面发展。
负担“减”下去,素质教育“加”进来,类似的创新举措在达州高新区的学校已屡见不鲜。
据了解,为落实“双减”政策,达州高新区以打造多样化教学内容为抓手,以教育提质为关键,推动全区各学校积极进行课程创新,优化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打造不同特色的教学服务体系。
“在没有影响学生作息时间的情况下,全区学校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丰富课后延时服务,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开展劳动活动,提升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培养兴趣爱好,真正实现‘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达州高新区社会事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当下,达州高新区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各类教育齐头并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开花。2021年,达州高新区辖区学校在中考中获得A等次以上的学生较2020年增加34人;各校积极参加达州市第十届中小学生艺术节,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7个;参加四川省第十六届校园影视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动,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其中河市小学作品《我想认识你》被评为第四届(金凫奖)中小学生电影周“十佳影片”。
强民生改善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精神上的鼓励。”近日,就读于河市镇达川第二中学的高三学生冉秋萍收到学校发放的1000元助学金后难掩激动之情。
据了解,除发放助学金外,达川第二中学还给予了家庭困难的冉秋萍其他帮助,比如免除学费、提供生活补助等,直到她完成高中学业。
像冉秋萍一样接受各类助学资助的学生,在达州高新区还有很多。近年来,达州高新区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将教育资助作为一项保民生、暖民心工程,通过不断健全各阶段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了贫困学生“应助尽助”。
为加强学生资助,持续筑牢教育解困“扶持关”,达州高新区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确保全区学生及家长对国家各项资助政策知晓率达100%。同时,不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学校督查资助工作落实情况,确保资助政策真正惠及困难学生,真正落实教育解困扶持政策。
据了解,2021年,达州高新区共减免幼儿园保教费用645人次32.25万元;共有13498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三免”政策,落实脱贫学生寄宿生活补助913人次55.15万元、非寄宿生活补助1962人次51.4万元,中职建档立卡资助112人次5.6万元;本专科建档立卡资助62人次24.8万元。高中免学费712人次18.4656万元;高中国家助学金712人次71.2万元,并有54名脱贫困难学生享受教育扶贫救助基金资助4.13万元。(刘姣 王灿然 何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