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至4月1日,我市召开2022年上半年全市工业项目和园区建设流动现场会暨“3+3+N”重点产业推进大会,市委书记邵革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造强国战略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迅速传达贯彻全省项目投资工作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推进现场会精神,动员全市上下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掀起“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热潮,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严卫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邓瑜华,市政协主席胡杰,市委副书记、达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熊隆东出席相关活动。
现场会考察环节,邵革军、严卫东率队前往达州东部经开区开江园区廷江光电产业园、二篓酒业、智能电子产业园、信连科技、华澳科技,普光经开区航达钢铁、赣锋锂业退役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天敏化工二硫化碳项目、正原微玻纤展示中心,通川经开区哈创科技(达州)智能制造产业园、四川大学(达州)川菜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实地了解达州东部经开区、宣汉县、通川区等地推进“3+3+N”重点产业发展、产城融合、创新驱动、现代产业项目投资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大家表示,现场考察的项目,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落地见效快,反映出今年全市项目投资工作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进一步增强了抓项目促投资的信心和决心。
1日上午,2022年全市重点工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通川区举行,邵革军出席并宣布项目开工。严卫东主持仪式。邓瑜华、胡杰、熊隆东出席。唐廷教通报了全市2021年开工工业项目情况和2022年上半年新开工竣工重点项目情况。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重点工业项目126个,计划总投资1542亿元。
1日下午,达州市“3+3+N”重点产业推进大会召开,邓瑜华、胡杰出席会议。熊隆东通报表扬2021年全市工业经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唐廷教通报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并安排当前工业经济工作,丁应虎通报全市项目投资工作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孙骏主持会议,宣汉县、达州高新区、达州东部经开区主要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
邵革军在讲话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坚定“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的信心决心。2021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厘清思路、明确目标,持续加快工业强市、制造强市步伐,逐步走出一条适合我市工业、制造业发展的崭新道路。全市上下“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主攻方向更加明确,平台支撑更加有力,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存在的短板和差距,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定实施“制造强市”战略,以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突破口,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以更强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推动全市工业、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
邵革军指出,要全力突破重点难点,不断开创全市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市上下要准确把握形势,抢抓重大机遇,勇担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时代使命,加快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创建步伐,构建“3+3+N”现代产业集群,为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筑牢产业支撑。要勇担“新使命”,加快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综合利用集聚区。狠抓天然气就地转化利用,以普光经开区、东部经开区为重点区域,加快推动天然气绿色精细化工产业成链发展。要深入实施天然气“二次创业”行动,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在做大总量的同时争取更多留存应用在我市产业发展上。要狠抓锂钾勘探开发利用,深度对接锂电产业头部企业,实现整体强链、终端延链、高端补链。要同步加快资源勘探、技术突破和产业培育步伐,力争早日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要重点加快能源化工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完成普光经开区化工园区认定和扩区调位,启动东部经开区化工园区规划和认定,努力让集聚区建设“大而强”“专而精”。
邵革军指出,要建好“新平台”,加快实施“双园双驱”发展战略。要紧扣创建国家级园区目标,快马加鞭、攻坚克难,引领全市“2+7”产业园区争先进位、竞相发展,要以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为关键,推动高新区追赶跨越。要以实施系列重大项目为牵引,推动东部经开区破局开新。要以壮大市场主体、做实园区承载为根本,推动产业园区竞相发展。各县(市、区)园区要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等,形成“主导产业明确、专业分工合理、差异发展鲜明”的园区发展格局。要构筑“新体系”,加快打造“3+3+N”现代产业集群。立足我市工业发展阶段性特征,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构建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要增添“新动能”,加快推动招商引资、招大引强,采取“揭榜挂帅”、借智借力等多种方式,既聚焦龙头企业、头部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又面向“专精特新”“瞪羚”等关键企业,全力开展招商引资、招大引强。
邵革军强调,要切实保障工作落实,不断汇聚推动工业、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市上下要以“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为契机,抓执行、争一流、上水平,努力推动工业、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各地各部门及市、县领导小组要树立“一盘棋”意识,勇担应尽之责,构建起市县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要形成大抓制造业、大抓园区、大抓项目的浓厚氛围,立足职能职责,不等不靠不拖,让“夙夜在公、紧张快干”成为常态,努力把中央、省委政策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投资和增长,锐意进取、争创一流。
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有关领导,各县(市、区)、市直园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受表扬企业代表等参加。( 胡杨 刘姣 张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