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奖励令人羡慕,被人当作榜样学习,当然非常光荣。但若这奖励是臊你的皮,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滋味?今年是作风教育整顿年,我市在市、县党政机关大力开展“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渠县结合作风整顿工作实际,设立表扬性质的“骏马奖”和警示性质的“海马奖”,弘扬担当、倒逼作为,持续把作风建设推向深入,真正让“四心”作风整顿深入人心。
“领‘海马奖’确实很不光荣。”离“海马奖”宣布过去一个月有余,渠县住建局党委书记、局长杨小春想起当时的情形,仍旧觉得羞愧,“全局从自身出发分析了得‘奖’原因,并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中心确立了五大行动,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争取早日‘摘帽’。”
2月21日,渠县纪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宣布了2021年作风建设“骏马奖”“海马奖”,县民政局、投资促进中心、财政局、渠北镇、新市镇、土溪镇等12个部门、乡镇获得2021年作风建设“骏马奖”,县卫生健康局、住建局、青龙镇等5个部门、乡镇获得“海马奖”。
强力的正风肃纪后,渠县“乱作为”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同时慢作为、不敢担当等现象有所抬头,效率低下、不作为、不担责等问题亟待解决。有些作风问题还不够纪律处分的程度,但教育提醒又不能形成持久的效果,“双马奖”应运而生,“骏马奖”用以肯定工作、弘扬担当,“海马奖”喻为警醒批评鞭策、倒逼干部作为。
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设置“双马奖”改进作风护航发展
3月中旬,新市镇近万亩李花、桃花、油菜花开得正艳,该镇适时举办“李花节”,鸡山村平均每天接待上千名游客,村民们在规划区支起小摊售卖小吃饮料,附近的农家乐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新市镇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大力发展‘花经济’‘果经济’,不但提高了产业发展的质量,也鼓囊了村民的腰包。”新市镇党委书记苏勤说。2021年,新市镇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在全市群众满意度测评中位列乡镇第一名,因此领到了2021年度作风建设“骏马奖”,“‘骏马奖既是压力,也是前进路上的动力。”
在“骏马奖”的认定上,主要聚焦各单位(部门)、乡镇(街道)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狠抓落实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如县民政局2021年向上争取资金成效显著,完成率达210.52%;关心关注老人儿童,有力推动“一老一小”事业健康发展。土溪镇面对洪涝灾害,提前撤离群众,灾后引进企业流转土地连片发展蔬菜种植3000余亩,有效弥补了洪灾带来的损失。
“海马奖”则列出了8种认定情形,并不是与“骏马奖”相反的行为表现,而是把营商环境建设等县委高度重视的工作列入其中,释放出对各种不担当、不作为的行为说“不”的鲜明导向。如县卫生健康局在渠县中医院迁建项目推动中作风不实,项目建设进度严重滞后,疫苗接种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青龙镇社会治理机制不顺畅,在解决群众诉求、回应群众呼声方面不严不实,群众满意度低。
2021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领回2020年度作风建设“海马奖”后,将其挂在了一楼大厅的楼梯口。“对职工的冲击很大,觉得工作做得挺好的,为什么这个‘奖’会落在我们头上?”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党委书记王可夫说,领回“海马奖”后,全局上下进行了自查自纠,制定了《作风建设突出问题整改方案》,倒逼机关干部转变思想认识、补齐能力短板、提升监管服务水平,掀起了比、学、赶、超热潮,成功激发出全面改进作风的新动能。
“当时觉得这个‘奖’领得很没有面子,现在看来是一个警醒,提醒我们认识不足,改进作风。如果我们是消费者,遇到消费问题也希望得到公平的解决。”王可夫说,市场监督管理局既是营商环境的“护航员”,也是营商环境的治理者,更需要立足职能、聚焦难点、主动作为,全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渠县对“双马奖”的评定不设名额限制,每年认定一次。“骏马奖”由乡镇(街道)、县级部门自行申报和领导推荐两种方式产生候选者,而“海马奖”则由县委“1+10”专班和县纪委监委根据综合督查情况提供名单。评选为“骏马奖”的单位及个人,予以通报表扬。获评“海马奖”的单位及个人,除进行通报曝光外,还将取消该年度评优评先资格,予以绩效扣分,并由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对其跟进督查督办、督促整改。问题切实整改到位后,方可申请“摘帽”。由此,渠县“双马奖”构建起一个从评选、认定、结果运用再到督查整改、退出的工作闭环。
线下变线上、无形变有形
“清廉指数”监测插上“科技翅膀”
颁发“双马奖”不是终点,通过评奖让各部门、乡镇不断加强作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才是目的。如何更有效地评估各级各部门的政治生态综合指数,对存在问题进行预警提醒、督促整改,以纵深推进政治生态建设,渠县探索建立了“清廉指数”精密监测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从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出发,形成“一图一表一指数”(“一图”即绿、蓝、橙、红4色热力图,“一表”即各部门(单位)监测指标点位的月综合评估表,“一指数”即清廉指数),进一步探索与大数据应用的有机融合,通过量化指标、数据抓取、动态监测、及时预警,更加生动、直观地展现和监测各级各部门工作实绩,让工作评估实现“线下变线上、无形变有形、定性变定量”。
以“一图”为例,根据各单位政治生态状况,系统按月自动生成政治生态综合评价四色图,分别赋予绿、蓝、橙、红四色(分数在90分以上的列为绿色,80分至90分的列为蓝色,70分至80分的列为橙色,70分以下的列为红色),对应“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评价等级,既可以直观反映一个地区的综合评价指数,也可以横向纵向比较每个乡镇或部门的差距,及时查漏补缺。
“根据综合评估和量化结果,我们会及时对月分值70分以下及综合评估指数连续3个月下降的单位发出‘红色警报’或整改函。截至目前,监测系统共采集信息3752条,发出红色预警26条、整改函3份。”渠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监测系统还可以形成“分析诊断书”,为各分管县领导全面掌握情况提供依据,为县纪委监委精准监督、各主责部门靶向整改提供点位。
“我们把政治生态综合评估结果作为作风建设‘双马奖’评选的参考依据。通过‘奖优罚劣’,倒逼各级党委(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县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渠县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主任董之平介绍说,监测系统不仅实现了实时研判、即时预警,更为日常监督工作插上了科技翅膀,装上了“千里眼”“顺风耳”,为推动全县政治生态向上向好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径。(何南观 郭彪 严衡玬 赵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