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是今年全国两会的热门词汇和关注焦点,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乡村振兴”。全国两会结束后,我市的全国人大代表第一时间把两会精神传达到基层,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努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闯出新路。
“乡村振兴,产业要发展,我们农业上面主要还是种植业、养殖业这些,把养殖业、种植业的垃圾粪便、秸秆等充分利用起来,作用非常大……”3月15日,全国人大代表、宣汉县食用菌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耿新翠来到宣汉县普光镇大田村,将全国两会的声音和国家最新的政策及时传达给村民们,并与大家一同探讨大田村产业如何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大的发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很多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好举措,我们农业生产更有干劲,感觉干农业更有奔头了。”村民们纷纷表示。
扎根基层多年,耿新翠深知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的基础,而产业要兴旺离不开党的好政策。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耿新翠提出关于支持西南山区农业凭借优势资源和条件培育长效特色产业、增加山区高标准农田和撂荒地复耕补助比例的建议。
“继续紧扣乡村振兴战略,把食用菌产业融入养殖业和种植业,努力构建生态循环的大农业,稳定提高食用菌产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助推乡村振兴。”耿新翠表示,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围绕食用菌栽培技术进行秸秆资源利用的研究,这样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秸秆资源无法处理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变废为宝,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来自渠县电力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黄小军,从全国两会归来后,就立即赶赴所在的帮扶单位——渠县东安镇斌山村,把全国两会的声音传播到基层一线,把全国两会精神落到实处。
斌山村过去是贫困村,也是集体经济空壳村。近年来,村里结合国家的好政策,大力发展多种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推动乡村振兴夯实产业支撑。如今,村上已成功流转土地1000多亩,发展了花椒等产业,村民们还忙着在荒山荒坡种植经济价值较高、市场前景看好的巨黄竹,大家的腰包慢慢都鼓起来了。
“我们还要进一步下大力气把闲置土地整治出来,充分利用好撂荒地,多栽种大豆之类的经济作物,同时扩大花椒产业规模,增强帮扶村的集体经济,增加老百姓的收入。”黄小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