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数场春雨席卷达城,虽带来几分春的气息,却仍有几分寒意。马路上,一抹抹“荧光绿”让人心头泛起阵阵暖意:他们穿梭在车流当中,指挥疏导交通、护送学生安全过马路,或是在路边引导行人规范停放车辆、劝离占道摊贩……
回首2021年,这样暖心的场面还有很多。一年来,达州交警斗高温、迎风雨,保畅通、防事故,用忠诚、担当,守护着每一个“在路上”的人。
聚焦业务主线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都说群众过节,警察过关。去年10月7日,全国开启国庆“返程模式”。为确保返程期间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的民警们天未亮就来到辖区路口,站好国庆返程高峰的最后一班岗。
令人动容的“坚守”画面也多次出现在深夜里。春节前夕的一个凌晨,刚下夜班的张立驾车穿过达川区龙郡隧道后,遇见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二大队的民警周涛,他正和同事们在此开展“夜间行动”和“零点行动”。通过酒精检测后,张立摇上车窗并向周涛致意,“有你们在,我们很放心!”
守护群众返程“最后一公里”,照亮市民回家路,达州交警用实际行动获得了市民的认可。一年来,达州交警盯紧盯牢“两客一危一货一面”等重点车辆,严厉查处超员超速、酒驾醉驾、疲劳驾驶、驾乘人员不系安全带、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非法营运等重点交通违法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完善重点隐患车辆及隐患企业清单,督促车主及时办理相关手续,“两客一危”“营转非”大客车和重型货车挂车检验率、报废率长期保持在99.5%以上。
人要“治未病”,道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也是如此。一年来,达州交警结合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道路隧道安全风险防控等工作,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针对隐患较大路段提请挂牌督办,督促责任单位加大整治力度。2021年,共排查道路安全隐患339处,提请省级挂牌督办1处,目前已整治完成。
不仅如此,疫情期间,达州交警严格按照达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会同交通运输、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市设立25个冷链运输检查点,坚持对每日入达进口冷链食品运输车辆开展联合检查,并积极配合卫健部门加强疫情防控。
紧盯秩序管理
全力开展交通综合治理
地广车多警力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短板一直都是突出问题。为全力压降农村地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去年8月,达州交警多次兵分多路,走进乡村,开展“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活动中,民警结合“醉驾入刑十周年”“一盔一带”“秋季开学交通安全宣传”“暑期交通安全”等主题,向“一老一小”群体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和农村交管APP的使用,让农村群众“手中有法、眼中看法、耳中听法”。
延伸交通安全宣传和交通管理“触角”到乡村是达州交警开展交通综合治理的一个方面。此外,达州交警全面规范城市交通管理,按照上级部署,认真组织开展“护旗”、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路面秩序优化,不定期开展大清查行动,严查严打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持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定期开展达州城区道路交通管理分析研判工作,深化交通组织,挖掘道路通行潜力。
立足经济民生
全力做好改革服务工作
2月6日12时许,市民廖伟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一则短信截屏,并配文“为达州交警的人性化执法点赞”。原来,当日廖伟的父亲身体不适,他着急送老人回家,由于找不到车位,便临时将车停靠在达川区惠安路梧桐街,本以为自己会被处罚,交警知道廖伟违规停车的缘由后,并未向其开具罚单,而是发出了一条“请立即驶离”的短信提醒。
这是达州交警柔性执法、让交通管理有温度的生动案例。一年来,达州交警把“执法为民”的理念贯穿于交管工作始终。
为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达州交警致力于打造“群众家门口的车管所”,全面兑现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满足群众多点可办、便捷快办的需求,实行24小时接听、回复、处理群众咨询、求助和投诉,积极回应群众“急难愁盼”。
老旧小区“停车难”一直困扰着达城有车一族。为缓解该难题,达州交警结合道路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实施片区道路单向循环,充分挖掘停车资源,全年新增全时路内临时停车泊位3661个。同时,为给市民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和更多幸福感、获得感,达州交警不断创新交通管理模式,借力“智慧交管”建设,持续优化道路环境。(丁畅)